放大圖片
■2012年,旺角雀鳥公園發現H5N1病毒,公園即時封閉21天作清潔消毒。
——歷九七禽流零三沙士 風雨中完善防疫機制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羅繼盛)H7N9禽流感病毒可謂來勢洶洶,上海及安徽昨日共新增3宗人類感染個案,令全國個案增至21宗。雖然本港至今未有港人或來港人士感染,但香港政府已嚴陣以待,早前宣布多項防疫措施,有備無患。其實香港自1997年發現全球首宗人類感染H5N1禽流感,以至10年前全城抵抗沙士疫症,香港特區政府每次都能快速果斷地推出多項應對措施,有效地對抗疫症,保障全港市民健康。而多次對抗疫症所累積的經驗,亦令香港的防疫機制不斷完善,為往後香港應對人類豬流感以至近期的新沙士和H7N9禽流感,打下穩健基礎。
1997年8月,香港一名3歲男童因感染H5N1禽流感病毒而死亡,成為全球首宗人類感染H5N1的個案,其後12月元朗一個雞場和長沙灣批發市場有大量雞隻感染H5N1病毒,政府決定暫停輸入內地活雞,更於同年12月29日決定銷毀全港130萬隻雞,以減低H5N1病毒向人類傳播的風險,疫情遂馬上得到控制。
輸港活雞須接受H5測試
香港政府其後與內地訂立有關輸港活雞的檢疫制度,只容許獲內地動植物檢疫局發牌和監管的雞隻飼養場,方可向香港輸出活雞。而預備運往香港的雞隻,須在出口前與持牌飼養場內的其他家禽隔離5日,並須證實H5病毒測試呈陰性反應。雞隻於出口當日亦必須接受檢驗,才會獲發衛生證明書。而當局會對每批雞隻抽樣作血液檢驗,方可送往市場銷售。
銷毀120萬病雞徹底清洗
不過,禽流感疫情未有就此完結,香港於2001年5月初再度爆發禽流感,政府即時銷毀全港120萬隻活家禽,活雞零售舖亦需關閉3天,作徹底消毒和清洗。為進一步遏止禽流感在港爆發的機會,政府採取多項監察和預防措施,包括分別於2003年6月和2004年1月起,規定所有本地雞場及內地進口雞隻必須注射疫苗,所有本地雞場亦須採取嚴格的生物安全措施,以確保市民安全。2006年2月起,政府禁止市民散養家禽,而對批發及零售市場亦增加嚴格衛生規定,包括由2008年7月起,禁止零售點把活家禽存留過夜。
政府又分別於2004年及2008年為家禽零售商以至農戶,推出自願退還牌照和租約。零售點數目由計劃開展前的800多個大幅減至現時的132個,家禽農場則由192個減少至30個,大大減低香港爆發禽鳥疫症的風險。
沙士淘大E座隔離10日
而2003年爆發的沙士則令香港面臨另一個嚴重考驗,當時沙士於淘大花園E座出現大規模爆發,政府於同年3月31日宣布向E座居民頒布為期10日的隔離令,其間再將居民遷至多個渡假村進行隔離令。該次是香港40年來首次發出的隔離令,沙士疫情因而受到控制,最終香港亦順利「戰勝」沙士疫症。
經沙士一役,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認為有需要強化香港公共衛生體系,政府於2004年6月在衛生署架構下成立衛生防護中心,負責建立疾病監測網絡、加強感染控制、提升化驗診斷能力、進行風險通報及健康促進活動、發展應用研究及培訓計劃,以及擬定緊急應變計劃。
2005年制訂流感應變級別
政府於2005年更制訂「流感大流行應變計劃」,讓政府及社區加強準備,以應付禽流感或流感大流行的緊急事故,期望透過減低人類受感染的風險、盡早偵測流感大流行,以及加強應付流感大流行的應急準備工作和應變措施,從而保障市民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