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思成.築夢」團隊在內蒙古募捐時,與當地志願者合影。
——隨團赴內蒙湖南貴州 募捐百萬建希望小學
隨著香港與內地的交流越來越密切,越來越多的港生北上求學。90後港生戴進健,就是其中一位,現就讀於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簡稱UIC),主修心理學課程,通過參加社會公益活動豐富大學生活,同時收穫友誼與成長。因被貴州陳家寨孩子們艱難的求學環境所觸動,2012年暑假,為給當地籌建一所希望小學,他隨他的團隊——「思成.築夢」UIC公益社團從珠海出發,先後奔赴內蒙古、湖南、貴州三省區進行社會募捐。最後,團隊成功募捐到100萬元(人民幣,下同),如今,希望小學的主教學樓已經建成,並將以他們團隊的名字命名為「思成樓」。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廣珍 珠海報道
距離去年募捐那段日子,已過去大半年,戴進健「如數家珍」地講起募捐過程中發生的點滴,「這是一段需要珍藏的經歷,可以說是改變我一生的大事」。他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此前並不知道內地的「希望小學」為何物,將其理解為充滿希望的地方,直到自己參與籌建一所希望小學後,方才了解其真正的含義,即由愛心人士捐資助建的學校。他說,為自己能參與籌建感到驕傲,「這也是送給自己20歲最好的生日禮物!」
金錢非關鍵 盼感染社會
戴進健在香港期間從未參加過社會公益活動。上大學後,戴進健偶然在一次社團招新的宣講會上,看到一個講述一群大學生為素不相識的聾啞孩子們四處奔波籌款10萬元的回顧片打動了他。「看片後有一種使命感,熱血澎湃。」他毅然加入該社團,隨後親身體驗到這種熱血澎湃感受。
2012年,社團組織者賈凡在電視上看到有關貴州陳家寨小學的報道,被那裡的貧窮所觸動,遂組織成員長途跋涉千里赴貴州實地考察,被當地孩子們艱難的求學環境刺痛:孩子們上學要一早摸黑走兩三個小時的山路,學校校舍是用木頭搭建的,也沒有一間像樣的屋子等。基於此前團隊有為聾啞兒童成功募捐10萬元的經驗,賈凡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籌款百萬為陳家寨建一所希望小學。
其實,對這班一年學費就需6萬元的香港學生來說,100萬並不是那麼遙遙不可及。如果通過家長拉贊助,團隊50個人,每人能募捐到2萬元就夠了。戴進健稱,團隊成員一致認為,這樣做沒什麼意義,但社會募捐不僅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內地還有很多孩子生活在貧窮的環境中,需要社會力量伸出援助之手,同時通過這個項目可以感染別人,帶動其他的志願者為需要的人募捐。
勸捐血淚史 企業轟出門
於是,他們先後奔赴內蒙古呼和浩特、湖南長沙、貴州貴陽和遵義4座城市進行社會募捐。戴進健參與了前三站的募捐活動。他介紹說,每到一站,大概停留6天至7天,前兩天用來準備,包括成員分頭聯繫企業談捐贈,到當地學校招募志願者,聯繫場地等。隨後三、四天,團隊分組在鬧市區設點向行人宣傳勸捐。這21天來,差不多每天9點「開工」,晚上開會總結,直到凌晨一兩點才睡覺。這3個地方都是第一次去,戴進健根本沒有時間觀光一下,「每次匆匆忙忙,又都在鬧市停留,感覺3個城市沒什麼差別,很相似」。
對於從未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的戴進健來說,一路上的辛酸可說是一部「血淚史」,也讓這段經歷如此深刻。到達第一站內蒙古呼和浩特的時候,團隊成員們比較迷茫。每一環節的工作開展得都比預想的艱難。比如有企業保安一聽到講捐贈,就把他們轟出大門;餐館聽到免費提供盒飯,就想出各種辦法把他們拒之門外;一些商場的負責人不願意提供場所。戴進健說:「在一個大商場被保安趕出來的場面依然歷歷在目,我們當時看到那裡人氣旺,想在那裡設點募捐,誰知那些保安死活不肯,還從15樓一直『護送』我們出門口,還恐嚇要打120報警,後來就只好換地方了。」
睹乞丐捐一元 感動落淚
雖遭遇了不少失敗和拒絕,但募捐過程中他也感受過溫暖。戴進健說,有一次他帶領志願者在街頭募捐,一個乞丐一拐一拐地向他們走過來,本以為他要來搶「食」,誰知他盯著展板良久後,口裡吐出幾個含糊不清的字,從身上掏出一張一塊錢放到募捐箱裡。「那一瞬間,讓我們感到溫暖,感動到落淚,也讓我們自愧不如。」
在炎炎夏日中奔波的21天,不僅曬黑了皮膚,也讓他收穫了友誼和成熟。這期間,團隊成員為實現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奮鬥,心緊緊凝聚在一起,相互之間的加油打氣和照顧暫時減輕了對親人思念的苦楚。戴進健稱,以後無論身在何處,這個團隊的成員都是他的兄弟姐妹。此外,戴進健批評自己,以前只是心裡有很多的想法,但總被各種借口擋回去而未落實,參加這次活動後,讓他堅信,認準一件事後,要橫下心來,堅持不懈才會有收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