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三星期談桂名揚的生父疑雲,涉及他的叔父太史公桂玷。
江孔殷(1864年-1952年),字少荃,別號霞公,人稱江蝦,廣東南海人。由於江氏是晚清最後一屆科舉進士,曾進翰林院,故又被稱為江太史。
江氏亦為著名美食家,曾有「百粵美食第一人」之美譽。其廣州大宅位於河南同德里,稱為「太史第」,經常食客滿座。不少民國初年廣州軍政要人都是其常客。太史第另外還在廣州市郊自設農場生產花果荔枝等等。江太史家中食譜有「太史菜譜」之稱,其中以蛇宴最為聞名,現在亦以太史五蛇羹最廣為流傳。其他菜色尚有太史雞、太史豆腐等等。
南海十三郎
南海十三郎(1909-1984年),本名江譽鏐,又名江譽球,別字江楓。江孔殷之子,1909年出生於廣州,在家中排行十三。三十年代即馳名省港,為粵劇紅伶薛覺先編寫了《心聲淚影》,名噪一時。他的代表作還有《女兒香》、《燕歸人未還》、《李香君》、《幽香冷處濃》、《璇宮豔史》等。南海十三郎個性清高,恃才傲物,自小就喜歡仗義出頭,抗戰時,更拒絕為偽軍演出,後避難香港,鬱鬱而終。南海十三郎廣東南海縣人,是三十年代著名的年青編劇家。他是其父太史江孔殷的十三子,故藝名「南海十三郎」。影星梅綺的叔父。
十三郎晉身梨園,效力於覺先聲劇團,為薛覺先寫下不少劇作。他恃才傲物,創作事業如日方中時,卻遭逢愛情和事業的打擊,生活潦倒,流連中環街頭,常出現在陸羽茶室。後因神智失常,被送入青山醫院,晚年四處流浪,最後在青山醫院病逝。
梅綺
梅綺(1923-1966年)原名江端儀,於北京出生,江孔殷之孫女。六歲時客串演出過《聰明笨伯》,1937年正式從影,參演第一部電影《百戰餘生》。梅綺戲路縱橫,亦正亦邪,形象多變,不論是女傭、交際花、無知少女、殺人兇手,均能演得稱職,堪稱粵語電影第一人。從影二十三年,演出超過七十部影片,著名的有《夜上海》(1941)、《蝴蝶夫人》(1948)、《此恨綿綿無絕期》(1948)、《郎是春日風》(1949)、《家》(1953)、《日出》(1953)、《金蘭姊妹》(1954)、《發達之人》(1956)、《金山大少》(1959)等等。1960年拍竣《哪吒劈山救母》後從事基督教傳道工作,往返香港、台灣兩地,直至1966年患舌癌病逝,享年43歲。
江孔殷辛亥革命後淡出廣東政壇,一度避居香港。1915年,受聘出任英美煙草公司南中國總代理,與南洋兄弟煙草公司激烈商戰。三十年代返居廣州,於郊區籮崗洞租得官荒地1000餘畝創辦江蘭齋農場和蜂場,改良水果品種、引進國外良種蜜蜂,得籮崗橙、黑荔枝及黃金蜂蜜等良種,至今享譽於世。並興辦南崗至籮崗圩的小軌鐵路、興修水利,耗盡資財。
日軍侵華期間,廣州淪陷後,江移居香港,拒絕回粵出任偽廣東維持會長。
光復後返居廣州,頗窮困,戒毒持齋,以賣字為生。
1951年佛誕日農曆四月初八,於廣州六榕寺失足,由是癱瘓,入荔灣區黎鐸醫院。是年廣東土改,南海農民追索「逃亡地主」,至醫院強行以籮筐抬返鄉裡。江瞑目不語,一度絕食,41日而終。 ■文:葉世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