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記得成龍有一部電影叫《我是誰》,片中他因受傷失憶,忘記了自己是誰,惟有不停追尋自己的身份。年輕人踏入初中階段,也一樣開始尋找自己的身份(Identity)。很多時候,家長都表示這階段的子女有很多轉變,如衣著、髮型及態度等。他們更認為如果子女在這個關鍵時期沒有學壞,將來便不會學壞。那麼作為家長,可以如何協助子女建立自己呢?
年輕人常說自己多不足
與年輕人交談的時候,我經常會問他們如何形容自己。他們都覺得這條問題很難回答,即使回答,內容也不太具體,甚至偏向負面,常訴說自己有很多不足。其實建立自己,就好像建立品牌一樣。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選購產品時,在眾多選擇中,往往會被公司的品牌影響最終決定。有些品牌即使價錢較貴,消費者也會認為是值得的,因為那些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就是代表耐用、高檔,值得購買。由此可見,品牌相當重要,品牌的形象會深深印於人們心中。
問用一句話形容自我
家長可以協助子女建立自我品牌(Self-branding),你不妨回家問一問子女,請他們用一句說話形容自己。如果他們很難作出具體描述或傾向看扁自己的時候,家長可以先叫子女想想自己有什麼優點,性格或能力。家長亦可以問子女想成為一個怎樣的人,以及如何可以令自己達到目標。就如品牌建立一樣,有些品牌為要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一個耐用的形象,於是提供5年甚至永久保養,希望增強消費者的信心。
建立自我品牌也是一樣,如果年輕人想成為一個樂於助人的人,家長就可以引導子女想想,日常生活中應有何表現,才可以令人一看見自己,便會聯想到樂於助人這個特質。這個過程能讓年輕人正面反思自己的優點及缺點,了解「我是誰?」從而定下目標,為建立良好的「自我品牌」而努力。
應從旁協助 勿強加想法
在整個過程中,家長可以將自己日常生活觀察所得與子女分享,讓子女從多角度認識自己,從而引導他們思考。不過,切記不要替子女下決定,或將自己的想法強加諸子女身上;須知自我品牌必須由子女自己建立,家長只應從旁協助。
IVE(葵涌)及IVE(屯門)學生發展處(學長啟導計劃)項目主任 梁璟璣
(VTC機構成員)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