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巖
在此輪全球降息大潮中,早有輿論呼籲,只要經濟保持7%的年均增速,中國就不必跟隨全球寬鬆潮,而應致力於調整經濟結構。但如今,越來越多領先指標顯露出經濟再度下滑的趨勢,已令決策層「坐如針氈」,從中國央行最新貨幣政策報告分析,「穩增長」再次被置於更加重要的地位,可以預料,未來宏觀政策將進一步寬鬆。然而眼下,中國遭遇的兩難困境令央行左右為難:寬鬆,將加劇樓市風險;收緊,則破壞復甦進程。
刪「調結構」顯政策轉向
細心觀察發現,近來處於風口浪尖的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可謂「神龍不見首尾」,已有月餘未在公開場合與報道中現身,過去十年周小川在貨幣政策上屢屢出其不意、先發制人,而今次再一次面對穩增長與控風險的雙重難題,他又將如何使出奇招,為市場所矚目。
昨日發布的中國央行一季度貨幣政策報告透露新信息。與去年四季度中央提出的「穩增長、調結構、控通脹、防風險」四大政策目標相比,最新報告卻去掉「調結構」,僅保留「穩增長、控通脹、防風險」,這顯然預示著宏觀政策取向的調整。
相信不只降息這麼簡單
由於通脹壓力保持溫和,市場呼籲貨幣政策應轉向更加寬鬆,並建議降低利率。綜合看來,降息的理由主要有二,一是「降息刺激經濟論」,認為目前經濟增長乏力,降息可刺激投資和消費;二是「降息抑制升值輪」,認為近期歐洲、印度、澳洲、韓國等國央行相繼降息,導致中外利差擴大,吸引熱錢湧入,刺激人民幣升值。不過反對降息者則認為,降息未必能實現刺激經濟和抑制熱錢流入的目的,反而會將之前房地產調控及遏制地方政府投資衝動的努力付之一炬。
按照過去屢屢不按常理出牌的「個性」,市場多預期中國央行此次出手不會只是降息那麼簡單。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范劍平就猜測,不對稱降息同時擴大利率浮動區間,可能將是央行醞釀的降息組合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