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會熱鬧開鑼,在聲光電齊聚的展示台間穿梭,記者忽然想念起這兩天還在「休養」的維港黃色巨鴨來。這隻搞熱香港全城的巨型充氣橡皮鴨,每天引來數以萬計的圍觀遊客,不少深圳市民甚至專門組團到港賞鴨。
事實上,巨鴨的誕生與內地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1992年,一艘從內地出發的貨輪本打算穿越太平洋前往美國華盛頓州的塔科馬港,但途中遇到強風暴,一個裝滿2.9萬隻浴盆玩具的貨櫃墜海,裡面的黃色鴨子、藍色海龜和綠色青蛙漂浮到海面上,形成一支龐大的「鴨子艦隊」。15年後,部分黃色的橡皮鴨竟然登陸美國和英國。荷蘭藝術家霍夫曼想像這些玩具一路上經歷的各種充滿奇幻色彩的漂流旅程,以此為靈感創作出巨型充氣橡皮鴨(Rubber Duck)。
內地文創產品欠親切感
其實,文化產品可以很簡單,甚至無國界之分,只要能夠傳遞簡單的快樂和幸福,就能為人所接受。然而,年年逛文博會,記者發現現場越來越熱鬧幾近嘈雜,各個展台紛紛用高音喇叭、越來越大的LED幕牆、豪華隆重的實景等顯示其獨特性,反而讓觀眾無法靜心傾聽設計者的理念、講解。高高的舞台、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令觀眾望而卻步。
文化創意產品少了親切感,哪裡能夠達到傳遞快樂的初衷?但願文博會能夠越來越親切,平易近人,像維港巨鴨一樣,歡迎圍觀,傳遞簡單直接的快樂和幸福,相信觀眾會用腳投票,用行動去回應。 ■熊君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