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雖然全城戴口罩預防沙士的傷痛回憶已成過去,但大部分港人仍未能忘記那些一起走過的日子。 資料圖片
——公共衛生+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
今年是沙士10周年,這場世紀疫症當年導致全球超過8,000人染病、近800人死亡,當中香港死亡個案有299宗,是最嚴重的疫區。沙士首先在廣東省爆發,其後迅速蔓延至香港、東南亞以至歐美等地,影響範圍非常廣泛。疫症過後,國際社會紛紛反思全球化是福是禍,同時亦為疫症通報機制作出徹底檢討。 ■黃德正 中學通識教育科教師
新聞背景:新沙士奪命率近五成
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去年9月發出全球警告,指在卡塔爾一名49歲男患者體內發現與沙士病毒屬同一個家族的新型冠狀病毒(俗稱新沙士),引起各國高度關注。新沙士發現至今,已有41人確診,其中20人死亡,死亡率近五成(截至5月20日),患者來自約旦、卡塔爾、沙特阿拉伯、英國、法國、德國等地,懷疑因外遊中東時受感染。新沙士目前雖未大規模擴散,但適逢今年是沙士十周年,令港人勾起當年疫症的慘痛回憶。
有傳染學專家表示,沙士帶來的啟示主要有三:第一是致命疫症的嚴重性;第二是跨國傳播病毒的問題;第三是全球化為公共衛生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希望各國政府能參考10年前的慘痛經驗,妥善處理新沙士疫情。(基礎級)
香港沙士事件簿(2003年)
日期 事件
2月22日 被指是本港沙士源頭病人的中山大學醫學院教授劉劍倫,入住京華國際酒店,翌日病情惡化被送往廣華醫院深切治療部留醫,3月4日不治。其後衛生署證實7名陸續發病的沙士病人均曾入住該酒店。
3月11日 威爾斯親王醫院證實有10多名在8A內科病房工作的醫務人員出現發燒及上呼吸道感染病徵。
3月13日 時任衛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表示,沙士個案主要局限於醫院員工及病人親屬,社區沒有擴散跡象。
3月14日 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表示港府盡力防止病情擴散。
3月18日 威爾斯親王醫院急症室因人手短缺而關閉3日。
3月22日 世衛高度讚揚香港醫護人員處理沙士的表現。
3月27日 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鑑別出沙士病毒是冠狀病毒。
3月31日 港府宣布向淘大花園E座發出「隔離令」,4月1日起生效,為期10天。
4月2日 世衛向香港及廣東發出旅遊警告。
4月23日 港府推出總額118億港元的經濟復甦計劃。
5月23日 世衛撤銷香港旅遊警告。
6月12日 香港自沙士爆發後首次錄得「零感染」和「零死亡」的雙零紀錄。
6月23日 香港從世衛「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傳播地區名單中除名,標誌105天抗疫行動正式結束。
冠狀病毒源頭 野味禁之不絕
沙士令內地反思食用野味的問題。沙士由冠狀病毒引起,其宿主來自野生動物,而廣東人愛吃野味,令病毒容易透過食物鏈傳給人類。
背向天皆可吃 廣東人續挑機
廣東人認為「背脊向天,人皆可食」,因為他們認為野味營養豐富,有以形補形、行氣活血、滋陰補腎、清肝明目等功效。由於廣東以前是流放之地(罪犯被判流亡至此),高溫、高濕,氣候不宜居住,令人易患疾病。因此,廣東人慣以食物、藥物調理身體,包括食用野生動物。然而,這些野生動物非人工飼養,生長環境複雜,身上可能帶有不明病毒,人類一旦感染,容易引起難以控制的疫症。而且不少野味更是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如穿山甲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這些野味過去或並不值錢,但因需求上升,加上生態環境受到嚴重破壞,增加捕捉難度,令野味變得越來越珍貴,形成「物以罕為貴」現象。不少人透過吃野味滿足「炫耀性消費」的心態,並透過送贈野味突顯其身份地位。
沙士爆發後,廣東立法禁止買賣野味;惟10年過去,民眾的公共衛生意識越趨薄弱。過去幾年,廣州市曾出現不少地下買賣野味行為。相信當局要全面取締,仍需繼續努力一段長時間。
穗未發預警 缺通報機制
內地當年處理這次沙士疫症時,被質疑有封鎖消息之嫌,導致防疫工作遲緩。2002年11月,廣州發現首名沙士病人,翌年1月,沙士在廣州呈爆發趨勢,估計當時已有近300人患病。但地方政府涉嫌低估疫症的嚴重性,未有對外公布詳情及發出預警,令國際社會難作及時預防。
當時,香港及國際社會缺乏疫症資料,加上未有國際合作和通報機制,外地學者若要從內地帶走研究樣本,需經重重申請關卡,阻礙研究工作。
蝙蝠成熱門研究對象
傳染病是指由病原體(微生物、寄生蟲)導致的「人傳人」、「動物傳動物」或「動物傳人」的疾病,野生動物與人類共患的疾病超過100種,不少致命疫症均由動物引發,如愛滋病、禽流感、瘋狗症及甲型肝炎等。
醫學界過去主要研究人類身上的傳染病,忽略其他動物。沙士一役,顛覆科學界的研究方向,啟發科學家從動物身上尋找病源,其中蝙蝠更是「熱門」的研究對象。蝙蝠是不少高傳染性、致命疾病的天然宿主,如伊波拉病毒、沙士等。過去10年,港大發現43種新病毒,當中16種為冠狀病毒,其中兩種從本地蝙蝠發現。科學家透過研究基因重組、追蹤病源,以分析病理及研究治療方法。(進階級)
病毒速蔓延 全球化元兇
沙士當年侵襲超過30個國家及地區,是本世紀最嚴重全球性傳染病疫潮之一。由於交通發達,國際交流日漸頻繁,加上人口稠密,令疫情更易傳播及擴散。有學者明言,若沙士在50年前在廣東出現,絕不會變成世界性疫潮,但現在因交通發達,每年乘搭飛機人數高達10億,病毒瞬間傳遍各地。以新沙士為例,它首先在中東出現,患者來自約旦、卡塔爾、沙特阿拉伯、英國、法國、德國等地,大部分曾有外遊中東紀錄。可見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令病毒急速擴散的「元兇」。
世衛促國際合作 聯研基因製血清
世衛是國際衛生問題的指導和協調機構,隸屬聯合國系統。世衛在沙士期間,發出公共衛生指引、衛生評級、技術支援及研究報告等,上述工作幫助國際社會(尤其沙士重災區)應對疫症。
沙士過後,世衛及國際社會處理疫症的手法進步,更強調各國合作及世衛的角色。以新沙士為例,此病毒甫出現,國際醫學界馬上聯手處理,荷蘭科學家Ron Fouchier馬上向港大提供病毒樣本,以助學者對照新冠狀病毒基因圖譜,研究病理和治療方法。
全球科學家交流傳染病資訊,有助社會在疫症醞釀初期制訂防疫措施。而因新沙士患者分散中東鄰近各國,世衛於是統一收集血清,招募新沙士康復者捐血,以研發血清。(摘星級)
世衛相關工作
•為沙士歸納出定義,幫助醫生更有效診症;
•制訂沙士實驗室指引,減低研究人員患病風險;
•發出旅遊警示,加強國際社會警戒;
•發表醫學報告,研究病例,以歸納沙士的傳播途徑。
小知識:SARS傳染性勁
全名是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是非典型肺炎的其中一種。據報道,病毒首先於2002年在廣東順德發現,其後迅速蔓延至東南亞以至全球。病毒會引發類似感冒的病徵,如發熱、喉嚨痛、乾咳及肌肉痛等,主要經飛沫感染上呼吸道、口、眼及鼻,傳染性極強,透過攻擊肺部,令患者因肺功能衰竭而死亡。
沙士由冠狀病毒引發,這種病毒的天然宿主是蝙蝠,蝙蝠將冠狀病毒傳染果子狸,人類食用患病果子狸後便感染沙士。2003年5月,港大微生物學系率先發現沙士源於冠狀病毒,其後該系教授袁國勇及管軼懷疑病毒來自野味,遂到深圳野味市場調查,發現果子狸帶有冠狀病毒。
想一想:
1.根據上文,指出沙士的傳播途徑和特徵。
2.當年沙士疫情迅速傳播並導致全球近800人死亡,你認為最關鍵原因為何?試舉例加以討論。
3.你認為國際通報機制在何等程度上能發揮預防傳染病的效用?試以新沙士為例加以分析。
4.試評論世衛在全球傳染病防治上扮演甚麼角色。
5.沙士十周年,你認為全球各國有否汲取經驗,改進傳染病預防工作?解釋你的答案。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延伸閱讀:
1.《高永文料新沙士可人傳人》,香港《文匯報》,2013-05-14,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5/14/HK1305140036.htm
2.《沙士十年的省思》,香港《文匯報》,2013-03-20,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3/20/PL1303200006.htm
3.《疫症守門人》,《醫.藥.人》第六十一期,http://www.3phk.com/v5article2.asp?id=1302&folder=door§ion=forum&issue=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