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浦發銀行推廣的短期理財產品宣傳。沈夢珊 攝
內地銀行理財產品市場起步於2004年,當年12家商業銀行發售了133款產品,募集資金規模不足500億元(人民幣,下同)。但到2012年,內銀針對個人發行的銀行理財產品數量已達28,239款,較2011年大增25.84%;而發行規模更是達到24.71萬億元,較2011年增長45.44%。
在樓市投資渠道不暢之下,銀行理財產品曾被視為A股最大的競爭對手。股市持續低迷的數年間,有不少理財產品的投資客取得了遠高於銀行定期存款利率的收益。不過,理財產品市場也變得亂象迭起,各類「理財醜聞」亦層出不窮。去年多家銀行頻頻爆發員工私售理財產品的風波,令投資者血本無歸,將銀行拖入誠信危機。
醜聞層出 銀監緊念「咒」
今年3月25日,銀監會發布《關於規範銀行理財業務投資運作有關問題的通知》(俗稱「8號文」),要求商業銀行實現每個理財產品與所投資資產(標的物)的對應,並要合理控制理財資金投資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的總額。
所謂「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是指未在銀行間市場及證券交易所市場交易的債權性資產,包括但不限於信貸資產、信託貸款、委託債權、各類受(收)益權、帶回購條款的股權性融資等。「非標準化債權資產」是非保本浮動收益型產品的最主要投資對象,而這類資產往往是理財產品獲得高收益的主要來源。
收益不漲 產品不好賣
「8號文」的「緊箍咒」在一個多月後效應初現。據銀率網數據庫統計,4月份商業銀行共發行款理財產品2,439款,發行量較3月份下降12.8%。除1年期以上、以及3至6個月理財產品收益小幅上揚外,其餘期限理財產品收益率均錄得回落。普益財富的研究報告顯示,4月除外資銀行的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上升外,其他類型銀行均出現微幅下降或者不變,其中股份制商業銀行發行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為4.29%,較3月下降0.11%。
業內普遍認為,雖然「8號文」長期利好整個理財行業的健康發展,但短期內對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衝擊還將繼續顯現。某大型商業銀行理財客戶經理慨歎,由於預期收益率下降,理財產品不好賣了,最近「沒活可做,實在閒得慌」。「之前沒有5%的收益率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高收益理財產品,現在收益率在5%以上的產品已經很少了,連4.5%的都不多,一般只有100萬元以上才能做到高於4.5%的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