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6月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全家備考 只為衝出大山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6-0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在會寧縣,家長騎自行車馱乾糧送孩子去上學的場景隨處可見。這些生活在大山深處的孩子都希望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

——甘肅省會寧縣紀實:賣牛拾荒陪讀 啃大餅租陋房

 會寧縣,是一個人口不到60萬的中國西部貧困縣。不過「人窮志不窮」,為了走出大山闖出新生活,這裡的農娃啃著大餅考大學,家長耗盡家財,甚至賣牛撿拾破爛兼陪讀。會寧人代代延續「家有千石糧,不如一人在書房」的讀書傳統,使這個十年九旱、師資薄弱的貧困縣,多年來源源不斷「出產」成千上萬的大學生、碩士、博士……  ■圖文:香港文匯報記者:王岳、肖剛、朱世強

 凌晨五點,整個縣城還沉寂在睡夢中,在會寧二中附近的一間出租屋裡,李剛剛匆匆洗漱後,拿起奶奶張秀蘭準備的雞蛋餅和一包牛奶趕往學校。至晚上九點半,李剛剛才從學校回到出租屋,在擺滿書籍和雜物的破舊書桌前他還要繼續溫習兩個小時。

十年九旱地 家家出狀元

 李剛剛是學校今年寄予厚望的高考「一號種子」,他自己的目標是考上北京清華大學。他所就讀的會寧二中在當地被稱為「最高學府」,有「考進二中,就等於一隻腳踏進了大學校門」之說。和李剛剛一樣,其他二中的應屆高考生目前都在全力備考,對他們來說,心中只有一個期望:「只有走出大山,才能改變貧困。」

 李剛剛的家在距離縣城百公里之外十年九旱的新莊鄉,「連年乾旱,一年四季土地光禿」已成常態。這裡不僅是會寧縣最偏遠、最貧窮的地方,同時也是有名的「狀元縣」的「狀元鄉」。全鄉3000多戶幾乎家家走出過大學生,誰考取了名校、誰當了博士,當地婦孺皆知。李剛剛就在這樣的氛圍中長大。

天未亮上學 溫習至夜深

 儘管有20多畝旱地,但由於靠天吃飯、廣種薄收,李家每年的收入也僅有三、四千元。由於常在烈日下耕作,今年67歲的張秀蘭已過早的衰老,她抹著淚說,家裡為了培養孩子讀書早已傾其所有,孩子從小穿打補丁的衣服,「剛剛很懂事,每月都會把學校發放的160元補助全部給我。」

 每天天未亮就出門上學,至夜深才摸黑回家,還要繼續溫習,李剛剛想起已離世的爺爺,「父親沒有文化,常年在外打工幹粗活,爺爺讓我好好唸書,不要重複父親走過的路。」奶奶張秀蘭就坐在床邊看著他溫習說:「我們辛苦了一輩子,就是巴望著他能離開窮鄉,到更好的地方去。」

孩子很爭氣 家長更爭氣

 和李剛剛一樣,韓軍在幾天後也將迎來人生第一次大考。他的家坐落在會寧縣東南部楊集鄉一處閉塞的山溝裡,20多年前蓋的三間土坯房如今逢雨必漏,舊房子在周圍新蓋的磚瓦房中格外扎眼。

 為了讓兩個兒子早日離開這個土窩窩,42歲的母親張明香和遠在內蒙古打工的父親為供兩兒子讀書早已不堪重負。2010年,張明香賤賣了家裡的兩頭耕牛,撂荒了賴以生存的大半土地,跑到縣城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不足10平方米(約100平方呎)的平房陪讀。

 「兩個娃供出來頭髮就白了。」張明香在韓軍兄弟上課時四處尋覓零活掙錢,打磚、蓋房,從白班到夜班,她總是見縫插針地幹著最重同時報酬相對最為豐厚的體力活。她說,孩子很爭氣,自己也要爭氣,這地方乾旱,吃水都是問題,一定要把孩子供出來,永遠不要再回這個窮地方。

 「離開這裡,到外面去,一輩子就能過上好生活。」這是會寧縣無數學生家長的共同心聲。會寧二中副校長童毅說,在會寧,家長和學生都很苦,不管收入多低,為了孩子上學,家長依然會糶賣口糧,四處借債,即使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讀書,而一杯開水、一個大餅就是學生的一頓早餐。

相關新聞
習近平晤特多總理 加強基建礦產合作 (圖)
哥斯達黎加無軍隊 華助建警校巡邏隊 (圖)
哥斯達黎加小檔案
彭麗媛與演員同演奏 (圖)
時裝總監:主席伉儷「情侶裝」秀恩愛 (圖)
習近平晤安巴總理斯潘塞
「最年輕總理」蜜月中趕晤習近平
元首宴會菜單體現多元文化
中國希望亞太遠離戰略爭奪 (圖)
「黃岩島毋須國際仲裁」
美部署亞太 轉移六成空軍海外軍力 (圖)
中美傳高層定期會談 解決黑客商諜問題 (圖)
李肇星批美防長態度模糊
日要求法停售華直升機遭拒
中美軍艦 (圖)
火拼高考系列三之一:出山 (圖)
全家備考 只為衝出大山 (圖)
陪讀家長:苦一時為不苦一世 (圖)
學成反饋家鄉 年匯逾億
社會重視教育 感動港人助學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