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6月20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尖子必殺技:先解釋政策細節 再判斷有效與否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6-2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林鄭月娥相信中區警署建築群活化計劃獲得廣泛市民支持。資料圖片

 當同學要評論一些政策或措施的成效,先要解說該政策或措施的理念、目的,以及其推行細節,繼而分析該政策或措施是否能夠達到目的,並運用例子加以說明,最後便能判斷其有效與否。

 以活化措施為例,其推行目的是透過修復及翻新,改變歷史建築用途,成為獨特文化地標,從中達至文化保育與社會發展的平衡。因此,我們分析活化措施成效時,要著重活化後用途,是否能配合歷史建築的特色,當中又有甚麼影響因素。

商業化「奪主」 削歷史價值

 文化保育層面,活化措施的效用成疑。現時歷史建築多改建成酒店、購物商場等,在保留文化特色的同時,亦可帶來經濟效益。我們不能否認,以商業模式經營,能補貼歷史建築的保育支出;但太商業化會喧賓奪主,削弱建築的歷史及文化價值。如前香港水警總部,基於商業考慮,原有的192棵樹只能保留18棵,無法維持舊貌。

公家地私有化 未有開放

 藝術推廣方面,香港被稱為「文化沙漠」,在某程度上顯示藝術團體缺乏空間發展,而活化歷史建築正是新出路,令藝術工作者能有發展基地。如土瓜灣牛棚藝術村,前身是中央屠宰中心,後經改建分拆成多個單位,供本地藝術家成立工作室,成為文化新地標。

 公眾參與方面,活化歷史建築注重推廣文化,讓市民能認識香港歷史,增加對文物保育的關注,如大澳文物酒店,建有文物探知中心,不時進行展覽。但不少歷史建築活化後,由公共空間成為私人用地,未有開放予大眾參觀。如和昌大押被改建成餐廳、名店等,一般人未必有能力入內消費,雖然平台花園屬「私人公共空間」,不應開放予公眾參觀,但負責人願意讓市民在花園休憩,令和昌大押不致私有化。

 安全方面,某些歷史建築物日久失修,在復修過程時,出於樓宇安全考慮,往往需要改動內部結構,難以保持原貌。 ■馬燕雯 首屆文憑試通識科5**狀元、中文大學中文系一年級生

延伸閱讀:

1.《政府保 業主拆 歷史建築命何從》,香港《文匯報》,2013-06-13,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6/13/ED1306130027.htm

2.《中環街市活化延遲兩年》,香港《文匯報》,2013-05-25,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5/25/YO1305250013.htm

3.《香港文物保育政策通識教材》,http://www.amo.gov.hk/b5/teachingkit/download/teaching_ kit_03.pdf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相關新聞
跨區申「返回」僅半 鳳溪一小減「加班」 (圖)
世界年輕大學榜 THE讚港校「亞洲第一」 (圖)
THE世界年輕大學排名(部分) (圖)
吳克儉與教師座談 探討教學挑戰 (圖)
教育局指教節衡工量值非合理
城大獲獎教授嘆港缺尖子研數
教學有方:面試5重點 做足助突圍
小點子•大發現系列:科大解超導體樽頸 助磁力共振「睇真搵」 (圖)
小知識:「絕對零度」現超導 「高溫」擴應用空間 (圖)
83%港家長教育儲蓄 亞太第四
19浸大「低碳先鋒」赴韓 了解綠色經濟發展 (圖)
神州求學記:升學內地:不一樣的大學生活 (圖)
細說新語:你是「低頭族」還是「長頸鹿」?
香港文物保育系列二之二古蹟兩難:活化歷史建築 商味濃 違原意? (圖)
模擬試題: (圖)
資料四:活化項目爭議 (圖)
尖子必殺技:先解釋政策細節 再判斷有效與否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