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人民銀行拒放水,並認為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資料圖片
——專家:央行方向正確 惟成本巨惹恐慌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近來內地銀行間市場資金面緊張、拆息抽升,股債齊跌。不過央行並沒有如外界所料開閘放水。昨日拆息已有所回落,有分析指目前銀行間市場資金緊張最困難時刻已過,但成本巨大,且造成市場恐慌。對於央行寧作壁上觀的做法,有內地權威金融專家對本報評價指出,央行按兵不動策略正確,但具體操作手法仍有可改進之處。
華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認為,央行此次行為的動機可以理解。「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是金融系統的漏洞,即流動性期限錯配非常嚴重,以短期的負債投向長期的資產。類似情況目前中國已非常嚴重。影子銀行的實質就是以短期負債投向長期的地方平台,流動性錯配嚴重,中國下半年外部風險升級的概率越來越大。如果央行不提前制止這種狀況的惡化,一旦外部風險升級,中國受到的衝擊會很大。」
按兵不動顯遏套利決心
不過,劉煜輝指出,央行的操作手法存在可以改進之處。通常全球央行貨幣政策操作的傾向,都是走向單一規則、透明化的管理預期,柔性的傳遞給市場,央行應給予市場更前瞻的預期去管理資產負債表。
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向松祚也表示,此次央行按兵不動的策略是正確的,首先是要顯示遏制期限套利和貨幣空轉的決心;二是檢驗銀行金融業應對流動性危機的能力;三是傳遞強烈政策信號,不會以簡單「放水」來刺激經濟。但他也指出,不應讓隔夜拆借利率長期高企,應確保流動性不至於崩盤,應採取有保有壓的方式分類指導。
造成恐慌打擊實體經濟
此外,還有金融專家認為,此次銀行間市場利率大幅動盪,懲罰了部分機構,製造波動風險,使套利行為有所收斂。但成本巨大,對實體經濟來講是雪上加霜,增加了經濟金融系統的政策不確定性,同時也造成了市場恐慌,加大了國際對中國經濟看空的壓力。
對於未來流動性的預期,「在短期內,央行是萬能的。央行是否願意放水對沖這個狀態,最終由央行決定。目前的情況說明央行認為目前的資金面僅僅是結構性、階段性的緊張。 」
或會主動下調貸款利率
劉煜輝認為,未來流動性偏緊的狀態可能還會維持一段時間,而後由於實體經濟的下滑,可能出現衰退性寬鬆的態勢,甚至不排除央行主動下調貸款利率,減輕企業存量債務負擔。此外,推進資產證券化、直接融資和債務重組可能是激活貨幣信貸存量的主要手段。
市場人士預計,這一輪銀行間市場資金緊張最困難的時刻已經過去。接下來的一兩周內央行會通過對大銀行的窗口指導緩解資金短缺的壓力,不排除央行會通過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以及逆回購的工具維持資金價格水平的相對穩定。
而進入七月份以後,隨著季末效應的消失,流動性需求會出現明顯緩解,銀行間利率有望進一步回落到合理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