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海巖
上周美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年內削減量化寬鬆的明確表態聲音剛落,中國銀行間市場出現罕見的「錢荒」,而中國人民銀行按兵不動的策略,體現了「用好增量、盤活存量」已成為未來貨幣政策的一項總方針, 新一屆李克強政府把好貨幣閘門、推進改革的決心昭顯。
新華社發表評論文章指出,眼下的「錢荒」看似來勢兇猛,實則是一場資金錯配導致的結構性資金緊張。「不是沒有錢,而是錢沒有出現在正確的地方。」
資金未投入到實體經濟
從央行公布的各項金融數據看,流動性仍然充裕。至今年5月底,央行數據顯示M2(廣義貨幣)同比增長已達15.8%,高於去年底確定的13%的年度指標。然而,當前的經濟和銀行資金緊張的局面,顯示出貨幣投放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正在不斷減弱,大量的社會融資並沒有投入到實體經濟當中。
實際上,6月19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為下一步貨幣政策定調:貨幣政策要為結構調整、穩增長和惠及民生發揮更大作用,當前的資金面緊張是短期性、結構性的,要靠機構自身調整行為去適應。有市場人士認為,會議上對貨幣政策「用好增量、盤活存量」、「合理保持貨幣總量」的表述,顯示中央對去槓桿、去產能過剩的決心明顯。這意味著央行將繼續執行穩定貨幣政策,嚴把貨幣閘門。同時,實體經濟沒有出現符合外界期待的增長,則表明金融體系的效率有待提高,意味著需要推進市場建設、增加金融工具、開放市場等多方面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