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坤領 北京報道)在內地專家看來,上海自貿區的獲批不亞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的設立。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上海自貿區的建立將創造新的要素轉移和資源配置模式,開放的尺度也將更大,能夠釋放新的政策紅利,創造新增長極。但是,要避免靠中央政策「吃偏飯」式發展,在諸多領域的試驗要有全國層面的推廣意義。
白明說:「上海自貿區先行先試,相較其它地區,應避免形成僅適應一時一地的不可複製模式。自貿區的發展經驗,要有全國層面的示範和推廣意義,以此帶動全國新一輪的開放。」
談及上海自貿區稅收政策等與現行國家政策相悖,白明認為,政策細則的出台尚有時間差,相信有關部門正在研究。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上海自貿區各個組成部分在過去都曾經創造了多個內地第一,比如外高橋保稅區是內地第一個保稅區,洋山港是第一個保稅港區,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是第一個保稅的物流區。現在改革再度站在進一步深化、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歷史的關口。
自貿區或帶來新的政策紅利,魯政委表示,這一次上海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方案的出台,會在貿易、金融、航運、稅收等多個方面出現一些政策突破,預計在未來服務業方面的改革在上海將出現新的政策。
魯政委表示,在資本項目的開放上,從全球新興經濟體來看,過去在開放的過程中都出現了一些問題。資本開放的前提其實是靈活的匯率,所以希望上海在探索資本項目開放的大背景下,首先應該探索匯率的形成機制。如果不探索匯率形成機制,僅僅是資本開放,風險是非常大的。
魯政委認為,通過在上海設立自由貿易區,探索符合國際慣例的自由貿易園區建設,未來在貿易、金融、航運,包括海關類的、貿易區類的金融租賃,以及保稅船舶登記、期貨保稅交割和轉口貿易等方面都會取得進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