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7月1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專家解讀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專家解讀:經濟乏力 通縮壓力加大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7-10]     我要評論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最新數據顯示,內地通脹基本溫和,經濟增長乏力。多位經濟學家表示,目前從經濟整體來看,通縮壓力加大,未來貨幣政策仍將保持穩健,難鬆亦難緊,穩增長將更多通過財政政策來拉動需求。

PPI年內仍無望轉正

 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姜超指出,6月CPI雖有反彈,但PPI持續下跌,6月CPI同比漲幅為2.7%,反彈主因是基數效應,近期菜價逐漸企穩,加上豬肉價格反彈,預測7月CPI回升至2.8%;6月PPI如期下降2.7%,預測7月PPI回升至-2.1%,但年內仍無望轉正。

 姜超認為,PPI下降這麼多,是因為中國經濟在去槓桿。一些傳統產業產能過剩,資產負債率高企,一些金融機構資金出現空轉,表外業務暴增,需要減少槓桿以釋放風險和調結構,所以未來投資增速、貨幣增速預計都在下降,如果把貨幣看作是通脹的一個核心決定因素,貨幣增速起不來,通脹的壓力也將是沒有持續性的。

 「比如1998年以後,中國曾出現持續通縮,當時的原因是貨幣增速較低,而貨幣增速無法上升的原因是投資需求不足,創造不了貸款,當時表現出來的就是企業不願意投資,製造業不願意投資,房地產也不願意投資。」他表示,目前製造業沒有投資,房地產可能慢慢地也不願意投資,基建投資由於資金的問題也可能有困難,如果投資增速很難起來,就沒有新增貸款需求,通脹壓力是不可能持續的,通縮的壓力則會加大。

靠財政政策拉動需求

 姜超指出,未來從緊的貨幣政策不可能持續,因為最終的目的不是要把企業運營困難或破產,而是希望盤活,只是要把多餘的、過剩的產能擠掉;而進一步放鬆貨幣政策現在也不太可能,現在正在去槓桿化。

 華寶信託分析師聶文則指出,近期管理層表態看出來對整個政策有轉向積極的跡象,其在比較多的場合提到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估計後面會推出提升需求方面的政策,包括棚戶區改造,貧困地區投資等等。但在貨幣政策上還會盡量保持中性。從年初至今,流動性沒有進入實體經濟。如果繼續保持貨幣政策很寬鬆是會導致金融風險不斷上升,且不會緩解經濟下行壓力。

相關新聞
專家解讀:經濟乏力 通縮壓力加大 (2013-07-10)
專家解讀: 開放水平高 模式有創新 (2013-07-07)
專家解讀:中俄抱團取暖 實力大增 (2013-07-06) (圖)
專家解讀:傳統金融模式難撐經濟轉型 (2013-07-06)
專家解讀:創新資源配置 打造經濟升級版 (2013-07-05)
專家解讀:經濟穩增長 關鍵調結構 (2013-07-02) (圖)
專家解碼:創品牌如交友 (2013-07-02)
專家解讀:反對朝鮮擁核 中韓完全一致 (2013-06-28)
專家解讀: 日公然對抗害人害己 (2013-06-26)
專家解讀:政治局集體「正衣冠」是動員令 (2013-06-26) (圖)
專家解讀:適時開放 彰顯自信 (2013-06-25) (圖)
專家解讀:協議助兩岸相互公平開放 (2013-06-22)
專家解讀:脫離群眾是中共最大執政風險 (2013-06-19)
專家解讀:調控「抗藥性」正不斷強化 (2013-06-19)
專家解讀:兩黨探索政治對話方式 (2013-06-14) (圖)
專家解讀:政治互信增強 提防網絡訛詐 (2013-06-10) (圖)
專家解讀:內地產能過剩超想像 (2013-06-10) (圖)
專家解讀:三連問指明中美關係方向 (2013-06-09)
專家解讀:「以打促談」破「歐洲堡壘」 (2013-06-06)
專家解讀:日本罔顧事實 歷史不容抹煞 (2013-06-0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專家解讀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