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曾經被日軍抓作「慰安婦」的李金魚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講述當年日軍暴行,不禁悲從中來。 資料圖片
——被蹂躪 被歧視 被遺忘
日本大阪市長橋下徹早前發表「慰安婦必須論」,有日本政客在該問題上含糊其詞,這一切均激起國際義憤,公眾目光再次聚焦這群不幸的婦女身上。長期從事慰安婦問題研究的上海師範大學教授蘇智良調查證實,二戰期間全中國先後有20萬婦女被迫充當慰安婦,仍在世的僅餘20餘人。她們戰時被蹂躪,戰後被歧視,漸漸被遺忘,如今被日右翼合理化,維權苦無果,落得老無所依,窮得靠拾荒維生,吃餵豬菜度日。蘇智良呼籲政府將慰安婦納入社保體系,讓這群半生飽受煎熬的婦女安度餘生。 ■香港文匯報記者 章蘿蘭 上海報道
在蘇智良的電腦中,小心翼翼地保存著一份長長的名單。這份名單上字體的顏色紅黑相間。黑色字體,代表這個人仍然在世。被紅色圈住的,則表示已經撒手人寰。記者指尖觸及冰冷的電腦屏幕,細細數去,仍然顯示為黑色的名字,僅餘26位。
蘇智良說,這裡的每一個名字,對應著的都是一個血淚交織慘不忍睹的故事。因為,她們有一個共同的代名詞:慰安婦。
倖存者血淚證言 三分一無法生育
57歲的蘇智良,除了大學教授之外,還有一個職務: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主任。21年前,他開始著手在全國範圍內調查中國慰安婦。他登記在冊的名單上,仍然存活於世的人,最多的時候有100多個。
踏遍全國,蘇智良收穫的是滿目瘡痍。他家中存放的40多盤受害者口述的磁帶,盤盤血淚交加、令人不忍卒聽。每一個故事,都是一幕慘劇。過去、現在,命運交織,悲劇尚未收尾。蘇智良說,這100多名婦女中,多達三分之一無法生育,有人因此被丈夫拋棄。即便僥倖誕子,有朝一日真相曝光,亦難逃夫家頓頓辱罵毒打。待到含辛茹苦將子女養育成人,還要遭受後輩的冷嘲熱諷。於是更多的人,選擇孑然一身,最終老無所依。
昏倒路邊沒人理 恥辱標籤伴餘生
這些八、九十歲的老人,家徒四壁,晚景淒慘,許多都要靠拾荒維生。蘇智良回憶,一次他揭開老太太的鍋蓋,發現裡面全是野菜,便隨口問了句是餵豬的嗎?老人家幽幽地說,「第一碗給自己吃,剩下的才給豬吃。」除了當地低保,孤苦的老人們幾乎沒有任何經濟來源,亦從未得到政府援助。
飽受凌辱的過去,難以得到世人的同情,更成為恥辱的標籤。很多年前慰安婦問題剛剛受到關注時,曾有四位老太太特意從山裡跑出來,找到當地縣政府,想告知自己就是當年慰安婦制度的受害者,居然得到了這樣的回應,「你們做了這樣的事情還好意思說,回去吧!」結果這四個老太太流著淚離開了。
蘇智良說,還有一位山西老太太侯冬娥,因年輕時淪為慰安婦一直遭受全村人嫌棄,昏倒在路邊幾個小時,都沒有一位村民願意扶她一把。1994年,侯冬娥悄無聲息地在破爛矮小的窯洞裡逝去,她的一生僅在報紙上留下一些片段:「她是村子裡最受輕視的女人,大家不叫她真名,稱她是『進過炮樓的』。」
怕歧視自我否定 選擇沉默地遺忘
由於懼怕世俗的眼光,更多的受害者選擇了沉默,或是在餘生盡力努力遺忘。在蘇智良的探訪經歷中,曾不止一次被老人家喝斥「胡說八道」,甚至還曾被動用「武力」掃地出門,「有一位老太太,起先對著我們堅決否認,末了她附在我耳邊,悄悄說了一句:『有些事已經過去很多年,就讓它爛在心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