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學者籲建保障制度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7-2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 蘇智良與妻子陳麗菲到江蘇省如皋探望倖存者周粉英老人(圖中),他常常自掏腰包,憑一己之力資助她們。

 2005年,96歲的朱巧妹在孤苦中辭世。她是上海最後一名中國籍慰安婦。1938年,朱巧妹與婆婆、姨婆和遠房姐姐一起被日軍編為「慰安組」,在家中或炮樓向日軍官兵提供「服務」,每周五次以上,直至1939年底,噩夢才劃上句號。但彼時的朱巧妹已百病纏身,婦科病、腎病,終身未癒。

民間捐款杯水車薪

 朱巧妹一生貧病交加,是諸多慰安婦倖存者的真實寫照。當年被日軍暴行摧殘的妙齡女子,如今大多年事已高,生活狀況堪憂。許多人拾荒為生,窮困潦倒。由於官方援助的匱乏,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主任蘇智良常常自掏腰包,憑一己之力資助她們,或幫忙籌集社會捐款,但也是捉襟見肘、杯水車薪。

專家籲建專項基金

 2000年,有一個「亞洲女性國民基金」找到蘇智良,表示願意援助老人。但接觸後,蘇智良發現,這個組織實際由日本政府和民間募捐共同出資,「目的是給了錢,就要我和受害的老人們閉嘴。」蘇智良當然沒有接受。據透露,紅十字基金會一度曾表示捐款資助,最終卻因慰安婦問題過於敏感而擱淺。

在中國內地,戰爭倖存者目前仍是政策性救助的空白點。慰安婦、細菌戰受害者、被強擄勞工、南京大屠殺倖存者等戰爭受害特殊人群,目前生活資助絕大多數來自民間的零散資助。多年來,不斷有專家呼籲各地應盡快建立專項基金會,將這些老人納入社會保障體系。

 蘇智良痛心地說,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從2000年開始對倖存者進行自主性捐助,標準為每人每年4000元。但是依靠社會募捐的力量仍然十分薄弱,他建議,政府部門將對慰安婦、大屠殺倖存者的援助制度化,讓這一批民族歷史血淚的見證者,有略為舒適的晚年。

相關新聞
美消防數失誤 葉夢圓輪下亡 (圖)
專家:美媒不護短 中方宜借鑒
3女骨灰今抵浙 江山下月初追思 (圖)
美指機師釀空難 韓抗議草率公開
話你知:中美消防救援區別
三分一國土發燒 40℃烤窮人 (圖)
話你知:中暑不一定因曝曬 (圖)
床架熱如烙鐵 民工寧露天睡 (圖)
戶外超40℃ 停工不停薪
網民「熱」話
湖南農作物臨失收 (圖)
浙江蔬菜量減價漲
高溫催生「懶人經濟」 (圖)
5「飛豹」戰機 奔襲6000公里赴俄 (圖)
話你知:第39集團軍—全機械化部隊 (圖)
審計署八月起全面審查地方債 (圖)
朝「勝戰紀念館」開館 李源潮出席 (圖)
中緬天然氣管道向華輸氣
華科學家備戰「大洋第一潛」 (圖)
安倍密使稱中日首腦近期會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