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內地專家分析指,本次全面審計政府債務的目的是摸清家底,做到制定政策心中有數。對於未來地方融資平台債務,對個別債務擴張過快的地方政府也可能採取「殺雞儆猴」、出現債務違約的方式以警示風險,並要建立長效治理機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李佐軍指出,隨著大規模投資集中還款期的到來,一些地方政府就開始面臨很大的債務償還壓力,但很多風險被暫時掩蓋了。比如,一些地方債務雖無力償還,但在政府默許下獲得延期、展期;還有一些政府通過「借新還舊」滾動發債,將債務越滾越大;另外,一些地方為增加地方財政收入還採取強徵預徵稅收等辦法。這些舉措並不能從根源上化解債務,而是將矛盾後推了。
不能再以GDP論英雄
不過李佐軍認為,化解地方債務危機的根本出路仍在於三大方面的改革:首先,政府回歸公共服務職能,將經濟交給企業和市場,政府不再辦企業;第二,對於地方政府的政績考核評價,再也不能以GDP論英雄了;第三是,硬化政府預算約束,建立投資決策失誤責任終身追究制。
中國社科院金融重點研究室主任劉煜輝也向本報指出,目前地方債務快速擴張,是因為地方政府公共投資過度,「許多地方的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乃至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從設計論證到實施運行的各個環節,通常都缺乏審慎的系統規劃。」
中金公司則預計,未來解決地方債務風險的措施可能包含三點:一是,調整地方政府的財權事權,建立可持續的地方政府融資機制;二是,地方政府加快盤活存量資產;三是,明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銀行三方的損失分擔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