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某相親節目中出現過兩男追一女的場景。網上圖片
針對內地「真人騷」節目造假現象,深圳大學傳播學院特聘教授、前任英文《深圳日報》總編輯辜曉進表示,各大衛視為了爭取一席之地會絞盡腦汁的博取收視率,難免會利用言辭犀利、煽情等橋段來吸引受眾眼球,但凡事都有底線,過度表演觀眾反而不買賬。台灣綜藝教父王偉忠則認為,觀眾不喜歡的話,電視台怎樣包裝也不起作用。
辜曉進指出,在這個娛樂化傳播的年代,觀眾某程度上更喜歡淺層次的消費,正如像《中國好聲音》似的選秀節目,如果只是一本正經的比賽,就會缺少娛樂性。有些選秀節目的評委甚至到了「搶戲」的地步,但這正是電視台、廣告商所需要的,評委從中也獲得了更多的關注度和知名度,所以娛人與愚人也是一線之隔。
過度表演觀眾不買賬
「節目過於注重表演,走向了矯情、愚弄大眾、虛偽的一面。」辜曉進認為,過度表演觀眾反而不買賬,觀眾看的時候沉浸在娛樂當中,事後發現自己被欺騙了,這對觀眾是一種傷害,也是對媒體倫理的侵犯。
對於選手身世多數是節目組包裝的質疑,台灣綜藝教父王偉忠表示:「包裝應該不會,可能是有意放大。但是最終還是要看觀眾,觀眾不喜歡,包裝也不會有用。」他強調我們選的是中國偶像,不是感動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