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如今所謂的書院街僅僅是在居民樓的牆上修建了假的斗簷牌坊。 趙鵬飛 攝
——歷史建築修繕無方 保育為名破壞為實
「你們現在拆的是真古董,有一天,你們後悔了,想再蓋,也只能蓋個假古董了!」1953年,身染肺病的林徽因向時任北京市市長彭真痛陳。在廣州,「真古董」豈止被拆掉,更被修繕得面目模糊。在沙面島一帶,民國時興建的仿西洋式樣別墅明明是文物,如今外牆被裝上落地玻璃改造成現代櫥窗,有些牆體甚至被強割變成一個新門,如果不是建築角落上釘著的名牌,根本無法看出這座建築原本的年代。這種修舊如新的保育,在廣州的歷史建築中屢見不鮮,造成的破壞已很難恢復其本來「真古董」的面目,情況實令人堪憂。 ■香港文匯報記者 顧一丹 廣州報道
位於沙面大街22號的一棟文物建築,外立面被改造成玻璃櫥窗,漆上黃色膠漆,看上去跟現代建築無異。
「你看到的沙面22號建築屬於非法改造行為。」廣州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湯國華,在接受本報採訪掩不住怒氣:「商家是一家婚紗影樓,不僅將外立面完全破壞,也將建築內部的壁爐、樓梯等拆除改新,對內部的原狀裝飾造成極大損壞。這在沙面並非個案,有商家將原本用作辦公的建築改為賓館,卻未按照法規報批,這都屬於破壞文物的行為。」
湯國華對於編制沙面文物建築保育指引工作的停止感到遺憾。
破壞性修復等同強拆
廣州五羊小學老師楊華輝是廣州民間保護歷史建築團體「古粵秀色」創辦人,關注歷史建築的保護已經超過十年,在他看來,拆與不拆並不是歷史建築面臨的唯一嚴重問題。用他的話來說,大部分歷史建築遭到的是「破壞性的修復」。
「在2010年廣州亞運會前夕,有大量歷史建築被刷上油漆,進行了外立面的整修,久而久之,建築本身的外觀將無法恢復。這對歷史建築的價值來說,是巨大的破壞。」楊華輝說,他曾經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希望可以阻止這樣的破壞性修復,但讓他失望的是,一直以來都沒有得到回應。
廣州首個及規模最大的民間保育團體廣州民間文物保護協會創辦人劉偉倫也指出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事實上破壞性的修復跟拆沒有什麼兩樣。」
外界無權管業主改造
另一件讓楊華輝和劉偉倫同感到苦惱的問題,就是建築中的住戶對建築造成的破壞。
解放後因大量舊宅無法找到業主,政府出面代管並將其分割成一間間租住給無房可住的居民。由於租客們經濟狀況大都不濟,鮮有對建築內部進行保護,而政府的歷次整修也只是在外立牆面上做功夫,結果一棟棟原本光鮮亮麗的大宅,內部早已被歲月和白蟻弄得破敗不堪。而租客隨意改建房屋內部結構的情況,更是比比皆是。
此外,他們發現一些老房子的主人,有時並不認為自己的房產有被保護起來的必要,相反希望早日拆除,以收到一筆不菲的拆遷補償款。劉偉倫表示,他曾經探訪過的沙鳳村民國老宅,業主向他訴苦,自己早就想把房子拆了蓋高樓,只不過苦於資金不夠。
無獨有偶,楊華輝最近又發現一幢「暴發戶式改造」的民國建築「恤孤鳴樓」,業主把原本頗具特色的白色老宅改造成一棟城中村式建築,引發一眾網友唏噓。
對此,湯國華就指出,廣州政府應借鑒香港經驗保護私人擁有的歷史建築,讓享有歷史建築的產權人,也可在建築破損時向政府申請保護經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