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記者手記:宮廷服飾背後的懷古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8-3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清軍使用的海防弓箭。

 宮廷服飾的靚麗,印證了清代文化的繁榮。但這種繁榮並不是大眾文化、草根文化和同時期的歐洲市民文化。在官方強勢主導與藝人工匠精心製作而成的美麗服飾,深深打下了統治集團意識形態的烙印。在清廷統治者的眼中,帝王與皇室的權威,不是來自於施仁政、行王道,也不是銳意進取、革故鼎新,而是要從服飾等外表入手,讓民眾臣服在王權的巨大魅力和崇拜中,從而確保皇權萬世不易。

 從這個意義上說,宮廷服飾的華麗,的確是炫耀統治成就和鉗制多元思想、鞏固統治權威的手段。鉗制和禁錮思想的做法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例如清代編纂《四庫全書》,是一項浩大的文化活動,但卻與文字獄並行。大舉焚書,致使當時讀書人噤若寒蟬,整體失聲,社會思潮嚴重倒退,讀書人完全喪失了獨立人格,僅能依附於皇權。從典籍到服飾,文化成為統治者的專利。從廟堂到民間,社會失去了核心的思考與辨別能力,批判與進步意識完全消失,自我調節與修復功能再也無法恢復,連天朝上國的美夢也即將為西方堅船利炮所打破也渾然不知。

 一個鮮明對比是,清廷注重宮廷服飾的創新設計,卻對前方海防將士的軍服毫不重視,仍舊沿襲以往的陸地冷兵器時代的鎧甲裝,導致士兵無法適應近代化戰爭需要,最終一敗塗地。國學大師錢穆對清廷滿足舊文化的享樂,卻對民眾大搞思想專制、無心創新改革大為不滿,他曾說:「那時的西方,正是近代文化開始上路突飛猛進的時候,只可惜中國人又如此地白白糟蹋蹉跎過了。」

 鴉片戰爭前夕,清王朝已經千瘡百孔、病入膏肓。今次展覽似乎隱喻:國家愈衰敗,社會危機愈深重,清廷統治者反而愈注重對諸如服飾在內的權威的裝扮。當清廷宗室貴族醉心於他們獨有的華美服飾時,此時的歐洲,卻在經歷一場大眾主義的文化變革。知識分子的公共性和批判性體現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他們將文化、藝術、美學和人性價值,帶到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人民大眾中。凡爾賽宮的典雅、國王皇冠的金光,已經不再是人們崇拜的對象,文化也不再是貴族和皇室專有的產物與特權。因為文化的傳播、藝術的普及,愈來愈多的歐洲百姓和知識分子,開始借助文化啟蒙——例如《大百科全書》的編纂,探討更加深邃、宏觀和抽象的話題,如民權、理性、價值、公義。這就是被稱為「啟蒙運動」的歐洲思想解放運動。透過這場精神變革,無數大眾百姓,獲得了文化與精神開化的機會。庶民百姓意識到自己才是社會家國的主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吶喊,反而出現在歐洲。文化的振興,帶來的是國家的強大,機器大工業的近代文明,最終落在歐洲而非鍾愛奢華服飾的清國。

 再威嚴的服飾,再靚麗的皇冠,也不能夠阻止清帝國的覆亡。如同前不久在香港文化博物館舉行的俄羅斯宮廷珍寶藝術展一樣,沙皇家族的金銀器物,沒有換來民眾對他們的支持、尊敬和愛戴。最終的下場,是在1917年的大革命中被全部處決。展品的故事,或許傷感,但是聯繫到當時民眾生活的困苦、國家的落後,則無論是沙皇家族,還是滿清親貴集團,其被逐出歷史舞台,都是咎由自取的。1893年甲午清日戰爭前夕,慈禧太后無心整軍備戰,反而挪用海軍經費,大修亭台樓閣、訂製服飾珍寶,以慶祝六十大壽。試問這樣的國家,焉能不敗?戰爭失敗,泱泱大國敗於蕞爾東洋,慈禧不思改革進取,反而大肆殺戮譚嗣同等維新志士,為保個人權力,一再延宕開國會、制憲法的時機,最終引來辛亥革命的大潮。這樣的王朝,焉能不滅?

 每一場展覽的背後,都有其人文歷史內涵;每一場展覽,都可以為市民帶來歷史的教育和反思。今次清代宮廷服飾展,主辦方的展覽結語發人深省:辛亥革命爆發,中華民國成立;民國政府規定,服飾不再有高下地位之分,僅有男女之別。是的,進入共和時代,人人平等,人人是家國的主人,服飾之美從親貴走向國民。珍惜和守護自由與平等,愛護每一個人的權利和尊嚴,不讓中國歷史的厄運重演,便是今次展覽的歷史啟示。 ■文、圖:徐全

相關新聞
清代宮廷服飾的歷史探微 (圖)
「十二章紋」與政治認同 (圖)
記者手記:宮廷服飾背後的懷古 (圖)
台灣知名設計師唐聖瀚:設計師不要自貶身價 (圖)
大陸旅遊紀念品市場大有可為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