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燒煤發電令內地的灰霾天持續,減短國民壽命。 資料圖片
——能源科技與環境+現代中國+全球化
「現代中國」跨「能源科技與環境」的單元,在通識科考評上是十分熱門的探究題目。例如:第一期的樣本試題中考問發展「低污染、高安全」的原因;2012年練習卷卷二的「同時降低經濟增長和能源消耗量的原因及所引發的衝突」;2013年文憑試卷二的「是否同意經濟發展應優先於環境保護」。由此可見,中國的能源發展議題所涉及的社會脈絡知識及概念性知識尤為重要,歷久常新。 ■林觀勇 樂善堂楊葛小琳中學通識科老師、通識教育科專業發展學會幹事
議題探索:能源科技與環境(按教育局課程指引)
主題1:能源科技的影響
探討主題:能源科技如何與環境問題相關?
•能源科技的發展怎樣影響能源的開發和使用?
•能源科技的發展在甚麼程度上引起或解決環境的問題?
•環境的轉變對能源科技的發展有何啟示?
主題2:環境與可持續發展
探討主題:可持續發展為何成為當代的重要議題?其出現與科學及科技的發展又有何關係?
•科學與科技可以如何配合可持續發展?有何限制?
•人們的生活方式及社會發展怎樣影響環境和能源的使用?
•社會大眾、不同的團體和政府,可以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作甚麼回應?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概念鏈接:
粗放型經濟(Extensive Economy):意指在生產技術水平較低的條件下,主要依靠增加資金、人力及物力等生產要素的投入量,來提高產量或產值的經濟增長方式。
集約型經濟(Intensive Economy):意指依靠生產要素質量和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生產要素的優化組合,透過技術進步,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增加資金、設備、原材料的利用率等來實現經濟增長的方式。這種方式旨在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經濟效益為中心。
科學發展觀(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2003年10月,時任總書記胡錦濤在十六屆三中全會上指出:增長是發展的基礎,但增長並不簡單地等同於發展。不重視質量和效益,不重視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協調發展,不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就會出現增長失調、從而最終制約發展的局面。
「三高一低」工業:指「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工業,如煤業。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辭彙鏈接:
.「先污後治」發展理念 Development Concept of Treatment after Pollution
.可持續發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政績工程 Achievement Project
.產業升級 Industrial Upgrading
.地方主義 Localism
.綠色GDP Green GDP
.環境稅 Environmental Tax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欣欣
應考提示
大部分香港考生對中國的社會脈絡知識尤其缺乏,在論述時不懂運用合適事例,以及中國有關的社會常用知識作深入解說,只是停留在抄寫資料的層面,過去兩年的文憑試,均未有在卷一出現「現代中國」為主要考核單元的題目,筆者也不敢猜想下一屆文憑試的卷一會否出現。中國的能源安全問題、能源生產及使用所致的環境污染問題,以及政府在何等程度上能有效處理其環境問題,中國政府能否達致可持續發展,在經濟、社會及環境上取其平衡,乃是同學需要多加注意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