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蔡明曄)CEPA推出至今已經有10年,本港業界在通過CEPA拓展內地更大商機的同時,也均認為「大門已開、小門未啟」情況存在。在昨日的總商會CEPA研討會上,有企業明言,要自己找到開小門的「鎖匙」解決問題。
冀可統一檢測結果指標
利豐發展(中國)有限公司董事趙麗娟表示,CEPA的確為想進入內地的港商打開了大門,然而還有很多小門未開,需要港商自己找出鎖匙。她說,作為零售業,在內地其中一個最大的阻滯就是檢測結果不一。並舉例指,產品試過在廣州檢測完成合格後,把同樣產品放到上海賣,上海當局做同一樣的實驗,卻發現結果不合格,到最後只是賣了5對鞋,卻被罰了50萬。「這樣的罰款,並不是每間企業都有能力支付,希望未來,內地所有地方都可以統一檢測結果指標。」不過,她同時指出,該公司透過CEPA進入內地後,相關業務單是交稅,就由2004年的幾百萬元,變成現在要交過億,可見挑戰之餘仍存在很大的商機。
趙麗娟認為內地做生意挑戰性十足,對當地文化的認識十分重要,上到工商界、檢測局等要有所認識,下至品牌建立和市場營銷亦同樣重要,因為即使在外國多出名的牌子,在內地也會無人認識。她對於自貿區發展抱正面態度,但認為一切要看政策,也可能未必比CEPA好。
怡和(中國)有限公司華南地區首席代表周肇森就談到,「在內地遇到問題,最重要是溝通,請有關當局教你合符法律下應該點做。」
望「一章通行」簡化程序
他說,「在未有CEPA 之前,一開始所謂在內地找合作企業,就是找人分享你的利益,這些合作單位最大的作用,就是幫你拿了個牌,然後就坐定定分享利潤。」他說,到有了CEPA 後港商可直接進入內地,然而當中申請過程繁複,亦涉及與不同部門的溝通。「最希望未來可以一章通行,現在申請程序和涉及的部門繁多,如果可以一章通行,就可更簡化申請程序。」他期待CEPA未來可使港商於內地得到國民待遇,如現在內地的「7.11」連鎖店仍然未如當地零售店般可售賣香煙,公司只好引入可售賣香煙的經銷商在店內,令內地「7.11」亦有煙賣,如港商有國民待遇便不存在此問題。
周肇森認為,雖然進入內地的路仍然很困難,但認為在食物安全的前提下,好的品牌仍然有很高的效益,消費者亦都願意以較高的價值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