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古典瞬間:尋思金聖歎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10-08]     我要評論

許步書

 清明節,我在南京開會,休息時間同《莫愁》雜誌總編一起去逛三山街。石頭城下的三山街,如今更加繁華,人來車往更加繁忙。不知是現代都市的氣息和故都文化的遺風碰撞,還是清明祭祀亡魂的節氣撥動我的神思,我忽然問:「王總,好像六朝故都的行刑之地就在我們的腳下。這毗鄰秦淮青樓妓館的刑場下面,彷彿還埋著一個不屈的冤魂。他就是江南儒冠,我國偉大的文學評論家金聖歎。」王總編見我來了靈感,笑答道:「對。我約你逛三山街的目的,就是尋找這位學富五車、滿腹經綸,又能為真理置性命於不顧的『反貪污、反腐敗』的文化戰士。」

 金聖歎所批閱評點的六部天下才子書《離騷》、《莊子》、《史記》、《杜詩》、《水滸傳》、《西廂記》,評論透闢,識見精到,名垂青史。本來,作為一介書生,不阿諛權貴,只賣文為生,足以歡樂一生。然而,這位大才子卻憂國憂民,出詞罔忌。在順治皇帝(1661年2月)駕崩死訊傳到蘇州,大小官員設靈服喪時,他與一幫文人秀才不顧官場情面。「進揭帖」,圍觀響應者達千餘人。本來,這「進揭帖」運動是旨在控告縣官貪污皇糧而打死平民的罪責,殊不知縣官和巡撫又是同穿一條褲子的貪官。於是,第一批就抓了十一人,官方想借此壓下事端。誰知金聖歎徹夜寫了《十弗見》一書,以辛辣諷刺的誅筆,訕譏了朝廷的黑暗與腐敗,並匯集了幾千人去「哭廟」,擊鼓鳴鐘,聲震四方。巡撫朱國治驚恐萬狀,悟出欲平定事端「必殺金」之理,於是上疏朝廷。皇帝當然不會憐惜區區江南名士秀才,照殺不誤……

 走在三山街上,想著這令人心悸的故事,思潮澎湃。王總編彷彿看透我的心緒,認真地說:「也許當年金聖歎被押赴刑場的路上,沒有悲歌,也沒有吶喊,但他以自己的鮮血譜寫了一曲耿介狷狂、剛直不阿士大夫的千古浩歌,以自己的頭顱呵護真理,唱出守衛靈魂真夫子的萬世輓詩。作為一代鴻儒,我以為他的浩氣恐怕比他的才氣更長留於世。」的確,如今的三山街雖然沒有掩埋金聖歎屍骨的荒塚,但我總覺得他那毫無媚骨的陰魂還伴隨著我們這批文化人,他似乎在告誡我們,作為一個文化守靈人應具備的道德情操—那種為民眾分擔艱難而捨身取義的知識分子的社會責任感和胸懷。的確。如今的三山街雖然沒有一塊金聖歎的石碑或半片遺物,但南京真是讓人感到是一個凝重和神秘的地方,正如當代雜文家吳非所說:「孫權一世之雄。不過得個偏安,金粉六朝,其實正是不知痛癢的時代,其後南明小朝廷的短命,其後又有斷送香港的《南京條約》,其後又有洪秀全的敗亡,其後又有侵華日軍滅絕人性的屠殺……」

 我忽然又想到,不知為何,從來沒有導遊對我提及尋遊這個地方,騷人墨客,市井男女,也多愛到秦淮河邊尋覓八艷芳蹤,或是沉入那歌舞廳與夜總會,難得也懶得到三山街邊訪古思古……

 想到這裡,我忽然覺得自己太愛「管閒事」了,人各有所愛,允許不同的遊法。但千古興亡多少事,勸人知史之興替,從某種意義上尋找金聖歎的蹤跡,聽點警世的故事,至少也是對思想境界的陶冶吧!

相關新聞
意大利國寶級傑作《維納斯》首度來港 (圖)
藝訊:「香港當代藝術獎2012」頒獎暨展覽開幕 (圖)
創作對談:何謂《雙頭人》(上) (圖)
歷史與空間:行走旅順口 品讀近代史 (圖)
古典瞬間:尋思金聖歎
亦有可聞:秋日蓴羹之思 (圖)
生活點滴:重陽登高勇爭先
畫中有話 (圖)
百家廊:九月九 (圖)
琴台客聚:慕容羽軍 (圖)
翠袖乾坤:從餐巾說起
海闊天空:知交半零落
生活語絲:看兩齣「戲」
思旋天地:陰霾未散
淑梅足跡:轉遊「金錢沙漠」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