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三中全會決定啟動實施「單獨二胎」政策,即夫婦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家庭,准許生育兩個孩子。中新社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 在中國延續30多年之久的「一孩」政策出現重大調整。昨天發布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宣布,「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同日,衛計委網站發文稱,這是國家人口發展的重要戰略決策,有利於社會和諧。分析人士指出,此舉標誌着中國逐步放開嚴控生育政策,向「放開二胎」過渡,這是中國人口和生育政策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形勢所作出的重大調整。
著名人口經濟學專家、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田雪原向本報表示,放開「單獨二胎」短期內,生育率可能略有反彈,但不會造成人口膨脹。對此,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蔡昉認為,現在中國生育率僅為1.4,生育意願並不如想像那般高,而是全世界最低,「預計未來生育率還會進一步下降。」隨着人口紅利的消失,對生育政策進行調整符合了大多數人的預期。如果放開二胎,預計2030年之後會對中國經濟增長產生正面影響。
緩解勞力不足人口老化
早在1980年,中央正式定下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的決定。作為當年參與報告起草的田雪原至今還記得,報告當時就已提出,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既非權宜之計,也非永久之策。當時的出發點是要控制一代人的生育,約25至30年。同時,報告中也考慮到計劃生育政策存在的負面因素,首當其衝的就是勞動力供給不足問題。其次就是老齡化問題,將使社會負擔過重。甚至還有可能影響到家庭的代際結構。
如今,30年期限已過,中國人口控制已基本上超過了預期。國家衛生計生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司長毛群安此前表示,40多年來,中國由於計劃生育累計少生了4億多人。
田雪原認為,首先放開「單獨」的二胎再到全面放開二胎政策,方向是明確的,當然全面放開二胎也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優化人口結構。另外,這樣的生育政策對於「單獨」方的父母家庭養老和改變家庭人口年齡結構具有重要意義。
優化人口結構均衡發展
衛計委網站同日刊文指出,中國實施「單獨」生育二胎政策具有三方面意義。首先,逐步調整完善生育政策,改善家庭人口結構,有利於更好地促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其次,有利於穩定適度低生育水平,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減緩人口總量在達到峰值後過快下降的勢頭。第三,調整完善生育政策有利於保持合理的勞動力數量和結構。
「限三生二」生育率可維持
談及未來的發展方向,田雪原建議,在有效制止三孩及以上多孩生育條件下,農村可普遍允許生育兩個孩子。目前,農村實際的總和生育率仍在2.0上下,實行「限三生二」政策,生育率可大體維持在目前水平,不會造成大幅度反彈,也不會影響2030年人口零增長目標的實現。同時,對於治理出生性別比升高具有積極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