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相卡梅倫率領龐大代表團訪華,分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等領導人會晤。中英經濟互補性強、雙方加強互惠合作意義重大。英方應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要超越國情、制度和價值觀的差異,避免在西藏問題、香港普選問題上說三道四,與中國合力創建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雙邊關係,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
近年中英經貿合作取得驚人的成績。英國是創意、研發大國和世界金融中心之一,金融服務業發展成熟。中國是製造、市場大國和成長中的對外投資大國。雙方在高科技研發與製造、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及金融等領域合作,更可成為促進兩國關係發展的「新引擎」。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大部署,着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包括英國在內的世界經濟發展創造重大機遇。卡梅倫坦承:中國擴大內需,對英國是巨大商機。
昨日會晤中,習近平主席強調,雙方應該登高望遠,超越國情、制度和價值觀差異,加深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照顧對方重大關切和核心利益,規劃好中英關係未來,推動兩國合作長期健康發展。這對中英關係未來發展具有深刻意義。去年5月,由於卡梅倫執意會見達賴,中英關係陷入低谷,當年的中英總理年度會晤未能舉行,中英的經濟合作也遠遜於中法、中德,卡梅倫在國內承受巨大的壓力。此次卡梅倫訪華,標誌着兩國關係經歷過去一年半的困難之後重回正軌。這充分說明,中英關係機遇和挑戰並存,穩固中英關係的關鍵在於相互尊重。英國一定要尊重中國的核心利益,否則兩國關係難免出現反覆。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英國外交與聯邦事務國務大臣施維爾在本港報章刊文,對香港的普選問題說三道四,不僅無助本港的民主發展、繁榮穩定,更可能給中英關係製造「不和諧的噪音」,阻撓中英關係的健康發展。根據《中英聯合聲明》的規定,1997年後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英國政府不應再對香港事務指指點點。倫敦只有不干預香港普選進程,英國在香港的龐大利益才能繼續得到保障。從維護中英關係大局出發,也為保障英國利益出發,英國都應該放棄偏見、加強與中國的政治互信,正確處理分歧,共同推動中英務實合作上新台階。正如李克強總理所指,希望中英合作能像高速列車一樣,在前進的軌道上不斷提速,更好造福兩國人民,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