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不少高科技人才心灰意冷,離港另謀高就,但同時也有人從外地回流返港發展。2001年於科大電子工程學畢業的彭永豪,先後見證就職的科技公司倒閉,轉職新公司又被收購。因為研發重心轉移,他先後被派往英國及台灣。最近他為女兒教育問題,決心重返香港發展。他指香港科研人員待遇不俗,但社會以至企業,科研風氣淡薄,曾任職的科技公司,同事最關注的只是老闆旗下馬匹於賽事中是贏是輸,創新氛圍欠奉,令人失笑。
遇911事件 無生意結業
彭永豪在香港的工作經歷,恍如一浪接一浪的科技界鬧劇,「我第一間工作的公司,藉創新科技基金經費成立,主要研發藍牙技術。成立一年,剛好遇上美國911事件,美國經濟大受打擊,不少訂單取消,生意慘淡,老闆認為賺不到錢,就決定結業了」。
他還記得,最後一兩個月,業務已經停頓,大家都是「循例」上班,回到辦公室「正職」就是上網找新工作,「之後我找了新工作,但公司半年後就被收購」。由於研發重心搬往外國,他被派往其他地方工作。回港前,他在台灣的設計中心工作快6年。
對於早年短暫的本地科研工作體驗,彭永豪苦笑指,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任何新研發項目,而是賽馬,「因為其中一所公司老闆是馬主,每逢賽馬日,大家都很緊張,如果當天贏了,大家就歡天喜地;但如果輸了,整間公司會變得死寂,大家一言不發,這種風氣令我不禁想︰『我真的是在科研公司工作嗎』?」
是次驅使彭永豪回流的主因,是希望女兒能在香港接受教育。再一次回家,他表示,相比其他地方,香港科研人員待遇其實不錯,「整個package(套餐)差不多,只是薪酬結構不同。外國會給你獎勵性的股票、花紅;香港公司則不太重視獎勵員工。這裡的經濟結構太奇怪,大家都炒股炒樓,做工程不會像投資銀行一樣有驚喜」。他又擔心,香港經濟風氣將令願意讀工程的學生變得更少,人才質素下降,業界前景變差,最終只會惡性循環。
落後於人因配套不足
「香港其實真的不差,像科大工程就在亞洲首三名之內。我在台灣工作,當地最厲害的可算是台灣大學光電工程學研究所,但我覺得香港出產人才會更厲害一點。」與楊世傑一樣,彭永豪認為,令香港研發工業落後、高科技人才流失的原因,是配套不足,「研發佔不了多少地方,生產可於內地進行,政府應提供租務及稅務優惠吸引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