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見報日是2013年最後一天,謹祝讀者新年新景象,明天更美好。
今天跟大家談一個輕鬆話題,誰是粵語流行曲之父?黃志華先生在《誰是早期粵語流行曲之父》一文引述黎鍵兄的觀點:「究其實,在許冠傑之前,呂文成才是早期粵語流行曲之父。從精神音樂到粵語流行曲,一脈相承。」《粵調.樂與曲‧頁163》他認為黎氏的觀點相對於盧國沾、黃霑等老一輩流行音樂界中人公推周聰為粵語流行曲之父,是大膽地獨樹一幟。
黃先生介紹在他的一本大作裏,曾記述周聰一段與呂文成有關的往事。他在戰後回來香港,重遇呂文成,呂氏介紹他認識和聲唱片公司的老闆趙威林,由趙老闆教他唱粵曲。這時候,呂文成寫了些廣告歌,並給機會讓周聰嘗試創作廣告歌詞。由於成績不錯,和聲唱片公司便讓周聰把呂文成創作的一首用於新馬地區的藥品廣告歌填上粵語詞,這首便是周聰的「粵語時代曲」的「處男作」。由此可見,周聰是在呂文成引薦下,始順利地在「粵語時代曲」的發展路途上踏出第一步。
嚴格來說,粵語流行曲之父不應有早期、中期和晚期之分,道理就如親生父只有一個。但要決定誰是粵語流行曲之父的先決條件,就必須先為甚麼是粵語流行曲下個定義。如果把粵語流行曲定性為以粵語演唱流行曲節奏的歌曲,在上世紀三十年代,香港部分粵語電影配製的主題曲、插曲,已經採用流行音樂的節奏,現時找到最早的是一九三五年十月四日上映的《摩登新娘》,同期還有《半開玫瑰》和《生命線》等影片。當時負責為粵語片配製歌曲都是來自粵劇、粵曲界的創作人,《摩登新娘》插曲由蔡聲武填詞,《半開玫瑰》插曲的詞曲作者是麥嘯霞,《兒安眠》一曲由錢大叔作曲、冼幹持作詞。所以,在沒有對粵語流行曲作嚴謹的定義前,誰是粵語流行曲之父也一定會繼續爭論下去。
我個人認為上海誕生的時代曲,由廣東音樂工作者帶來廣州和香港,催生了精神音樂及跳舞粵曲,同時也孕育了粵語流行曲;從這角度來評價呂文成的貢獻,他肯定是粵樂西化的先鋒人物。
文︰葉世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