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觀點:港股投資者衡量中美影響有法


放大圖片

■港股投資者在衡量中美影響時,資金格局主要是看美國的量寬或退市,選股題材則看中國的政策方向是寬是緊。圖為香港的證券行。資料圖片

永豐金融集團研究部主管 涂國彬

一直以來,港股投資者面對的是兩股力量的拉扯。從宏觀角度,美國的貨幣政策,主導着全球的財金大勢,尤其香港採用聯繫匯率制度,本身並無實質的貨幣政策,自然以美國聯儲局的決定為馬首是瞻。從微觀角度看,中國與香港經濟,實際上已大為融合,無論從民生的食用飲用所需,到刺激消費的自由行,以至股市當中佔大比重的內地企業,各個環節,既與內地的經濟政策,息息相關。

故此,從投資者的角度,資金格局看美國的量寬或退市,選股題材看中國的政策方向是寬是緊,改革的目標如何等等。事實上,今日在2013年將完結之際,提早總結一下,不難看出,上述的二分法,雖看似粗略,但卻不失重點。

由年初至今,若以恒生指數為標準以量度港股表現,暫時高位在12月初的24,112,低位在6月的19,426,相差逾四千點,而過程中,每次達四千點的變動,該段行情,或多或少與美國聯儲局的政策,尤其是所謂退市有關。

例如,5月時,現任聯儲局主席伯南克提醒市場參與者,隨着經濟復甦,退市或遲或早出現,步伐則視乎經濟數據而定。此言一出,港股由5月高位急跌至6月低位,當時亦是全球市場一起震盪,各式防守性的投資,包括房託或公用股,以至企業債,都有相當大幅度的下跌。

有別於過去兩年的反覆上揚,而自這次跌後,再沒有回復到高位,證明投資者完全了解退市之含義,明白過去兩年的遊戲規則,已經改變。另一波行情,自然要數6月低位起步,一直到今年12月的高位,需時比上述的急跌長達數倍,但過程也正好吻合於美股反覆在高位整固後再向上的形勢。

另一邊廂,投資者在短線的操作上,明顯受內地政策影響。最直接的,當然是9月中至11月中,恒指無所作為,持續在22,800至23,500區間內,橫行兩個月,但期間的指數外的股份,隨着憧憬三中全會可能出現的改革方向,各式題材由環保新能源,到孩子的需求或乳業股,均有明顯升勢。

而當三中全會在11月中有了公報和決定之後,再有大約一星期的落實方向後的炒作。另一為時更長,主題更清楚,只是要略加心思的行情,自然是年內起步至今,未嘗失敗的澳門賭業股和科網股,這兩個板塊,明顯是隨着改革步伐,在戰略上或具體需要上,有着明顯意義的。

換言之,從2013年的具體行情變動,可以看出,投資者對於中美兩大力量的影響,有着不同程度和方向的考慮,繼而影響投資決策。如無意外,這種做法,很可能延續至2014年仍然不變。

相關新聞
華晨膺十大傑出華人企業 (圖)
華晨黃金十年重振輝煌 (圖)
騰訊再破頂 直撲啡底股 (圖)
科網股昨日升幅顯著 (圖)
習主席做生招牌 包子股熱炒 (圖)
特稿:科網股熱爆 千禧泡沫重臨?
工行丟全球市值霸主寶座 (圖)
出口連升3月 廠商稍樂觀 (圖)
玩具業料輕微增長2%
米格國際今招股4687元入場 (圖)
新股資料 (圖)
嘉實擬夥德銀在美推A股基金
隨金價跌:內地入口港金月減42%
投資攻略:消費信心強 消費基金有支撐 (圖)
淘寶引入大眾評審機制
卡姆丹克簽晶片供應協議
金匯出擊:央行保持超寬鬆 日圓破五年低位
今日重要經濟數據公布 (圖)
金匯動向:加息升溫已反映 英鎊急漲防回吐 (圖)
年末效應 人幣再創新高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