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報記者曾到觀塘多個地區視察,發現拾荒者隨處可見。 黃偉邦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現屆政府高度關注及積極處理貧窮問題,除重設扶貧委員會、落實長者生活津貼等措施外,更首設貧窮線,顯示政府解決跨代貧窮問題的決心。扶貧委員會發表的《香港貧窮情況報告》指出,觀塘區有15.7萬貧窮人口,貧窮率高達25.9%,兩者俱為全港18區「貧窮之最」。根據有關數據資料,觀塘區貧窮的原因主要可歸納為人口老化、公屋比例高、新來港者人口多等。有地區人士表示,區內已退休的拾荒長者到處可見,一人獨力苦苦支撐整個家庭的在職貧窮戶亦比比皆是,港府若無針對性措施推出,區內貧窮情況只會再惡化下去。
根據《香港貧窮情況報告》指出,2012年觀塘區共有60.7萬人口,當中15.7萬屬於貧窮,無論人數抑或比率均屬全港各區之最。此外,區內貧窮長者65歲或以上長者數目亦多達3.1萬,佔全港貧窮長者比例達10.8%。另一方面,區內領取綜援的個案亦多達29,800戶,數目亦屬各區之最,從數字上足以反映區內的貧窮情況。
偕妻女拾紙皮 翁日賺60蚊
本報記者曾到觀塘多個地區視察,發現拾荒者隨處可見。現年72歲的陳伯伯,與太太及3名子女一家5口居於被指為區內「最窮」的屋h──秀茂坪h一個單位。然而,兩名兒子月入不多,僅夠餬口,女兒則是一名聾啞人士,需要更多金錢作特別照顧,陳伯伯遂與太太及女兒每天風雨不改地到屋h商場拾紙皮幫補生計,「如果勤力一點,每天3人拾到的紙皮,也可以賣到60元的」。
7人蝸居300呎 窮媽憂女輸蝕
此外,區內亦有逾23,000名新來港人士,佔區內人口近3.8%,同時佔全港新來港人士13.7%。當中不少婦女由於要照顧幼兒,未能出外工作,僅靠丈夫收入餬口,正正屬於典型的在職貧窮家庭。2年前來港的陳女士表示,初到時對香港極之陌生,後來在朋友介紹下開始參與社區中心的活動,才慢慢對香港社會有更多認識。但由於要照顧6歲女兒,故無暇上班,一家3口僅靠丈夫一份月入約9,000元的小巴司機工作來維持生計。
她表示,目前與女兒、丈夫及其親戚合共7人同住一個300呎的公屋單位,居住環境擠迫,丈夫只能「打地鋪」。她表示,該單位的租金由丈夫負責,伙食費都要自己出,根本沒有餘錢帶女兒去旅行,「別人就大魚大肉,我們只能拿取書簿費等津貼,睇R食飯,女兒的成長一定比別人輸蝕」。
但陳女士亦認同,近年港府給予新來港人士的支援已較過去理想,又盛讚關愛基金推出的多個項目。她更表示,年前關愛基金向每名新來港人士發放6,000元,令家庭資金稍為充裕,她便趁機帶女兒到長隆樂園玩耍。
讀課程做義工 「食自己」拒綜援
面對貧窮的事實,陳女士仍顯得十分有「骨氣」,寧願自食其力也不想靠綜援度日,「我一直有自我增值,例如修讀家庭助理課程及做義工,如果女兒有託管,我便可以當兼職,到女兒中四、五時,我更可當全職工作呢」。
本港物價高企,公共事業爭相加價,陳女士相信若實施低收入家庭生活補貼,會有一定幫助。她指出,自己捱窮並無所謂,最重要是小朋友的將來,「作為家長,個個都希望小朋友的生活可以過得好一點,以及有更好的學習環境,這樣便心滿意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