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1月2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發展商億呎土儲大豐收


放大圖片

■香港城市設計學會會長林雲峰相信,新界土儲較多的大型發展商將為最大受惠者。 資料圖片

官放寬地積 新界最受惠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顏倫樂) 特首新一份施政報告中,提到將大部分香港地區的地積比率提高兩成。業界預料,大型發展商最受惠,連同農地計算在內,恒地、新地、新世界及長實已合計持有逾1億方呎的新界土儲,雖然並非全部土地受惠,但肯定為數不少獲得鬆綁。在此情況下,相信不少發展商將重新檢視旗下項目是否符合放寬密度要求,並重新向城規會申請規劃許可,以獲得最大發展樓面。

香港土地供應不足,政府近年除積極拓地外,亦向現有土地埋手,施政報告特別提到:「除港島北部及九龍半島人口比較稠密外,全港其他各個『發展密度分區』現時准許的最高住宅用地地積比率,可整體地適度提高約兩成。」此項政策方向可謂影響深遠,亦正式宣佈為發展密度鬆綁,估計以新界地區將最受惠。

香港城市設計學會會長林雲峰表示,今次放寬發展密度的政策屬全面性,一視同仁,很難說哪個發展商因此受惠,但新界土地面積廣闊,而大型發展商的新界土儲較多,相信成為新政策下最大受惠者。

恒地擁地4300萬呎最多

本報翻查四大發展商年報,合計在新界的土地儲備多達1億方呎,當中恒地儲備最多,達4,300萬方呎,雖然主席李兆基早前曾灰心說發展農地有難度,更揚言不再收購新農地,但新政策宣佈後,估計恒地會把握機會申請農地上馬發展。至於新地、新世界及長實所持的新界土儲分別達2,700萬方呎、2,309萬方呎及1,270萬方呎。

既有新發展區恐難受惠

不過,新政策並非毫無限制地放寬密度,發展局局長陳茂波上周末曾強調,在規劃成熟的項目(即「熟地」)當中就不適用,而由於新界東北、洪水橋及東涌等新發展區,已於規劃時適度增加發展密度,因此提高20%發展密度,並不適用於各個已發展區。

業界認為,大型發展商不少農地或新界土儲都坐落於新發展區,估計未必能受惠,但相信仍有為數不少用地會鬆綁。以新地為例,其於元朗持有大量土地儲備,包括南生圍地盤,以及附近的下高埔村、沙埔村、長春新村、東成里、山邊村等一帶,原本密度下預料供應約8,000伙,若放寬地積比率後,供應單位可望增加逾千伙。

另一方面,市場預期不少發展商亦會重新向城規會申請規劃許可,以增加可發展樓面,例如元朗麗新元朗中心及荃灣安泰工業中心去年僅以5倍地積比率呈交申請,而恒地牽頭的油塘灣項目去年年初雖獲批建住宅,但地積比率同樣只得5倍,或有機會符合條件放發展密度。

補地價轉宅地門檻未降

資深測量師陳東岳預料,發展商於新政策下,勢必會重新檢視各自旗下項目是否符合放寬密度的要求,一些曾經放寬密度的項目或許會捲土重來,再次向城規會「闖關」。不過,由於政府相當籠統地說放寬港島北部、九龍半島以外的地積比率,而且亦非無限制地放寬,預料要待政府更改分區大綱圖時,才能評估哪些項目受惠。

雖然不少項目或重新申請放寬密度,但亦須符合一定條件,陳茂波上周指,私人業權的土地需要通過各項的配套及環境因素檢討,以及需要補地價才可申請提高發展密度。

相關新聞
港可購2萬億產品 兩地基金互認隨時推 (2014-01-22) (圖)
內地基金:市場融合利擴容 (2014-01-22) (圖)
港基金界:A股價殘 外資撈底 (2014-01-22) (圖)
中證監:兩地交易所無參股條件 (2014-01-22)
小資料:2.7萬港人開A股賬戶 (2014-01-22)
發展商億呎土儲大豐收 (2014-01-22) (圖)
四大發展商新界土儲狀況 (2014-01-22)
財年鬆綁地 屯門倍倍增 (2014-01-22) (圖)
過去財年已放寬密度住宅地 (2014-01-22) (圖)
荃灣元朗重建勢加速 (2014-01-22) (圖)
政府如何放寬地積比率 (2014-01-22) (圖)
話你知:建屋求多求快唯新界 (2014-01-22) (圖)
借內地電商 港企攻網購 (2014-01-20) (圖)
三成臨倒閉 轉型升級迫眉睫 (2014-01-20) (圖)
品牌設計創新 毛利率倍增 (2014-01-20) (圖)
盼內地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2014-01-20)
不思進取 唯有搬至非洲 (2014-01-20)
加大研發營銷 可拓新商機 (2014-01-20) (圖)
港經濟廿年最自由 (2014-01-15) (圖)
星得分高 料難再大改善 (2014-01-15)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