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益證券(香港)研究部董事 曾永堅
人民銀行自1月20日起通過三項不同措施連續向當地銀行體系注進大量短期流動性,因央行推行政策的力度與時間點給市場驚喜,除了立竿見影地使回購利率應聲回落外,亦暫時對市場信心帶來改善作用,短暫地紓緩市場對中國流動性趨向收緊的顧慮。不過,我們認為市場普遍對影子銀行相關風險的憂慮仍在。
人行早於1月20日傍晚發佈將通過常備借貸便利(SLF)措施、操作試點及逆回購共三項工具,對外表明向貨幣市場提供春節前的短期流動性,以針對傳統節日市場對流動性需求大增的臨時性季節因素。
首先,人行通過SLE向大型商業銀行提供短期資金,連同人行把SLF措施適用範圍擴大至10個試點地區省份的地方金融機構的政策,人行早向貨幣市場較針對性地提供因應需求的短期流動性。
未化解影子銀行潛在信用風險
除此之外,人行於1月21日分別進行7天期750億元(人民幣,下同)以及21天期1,800億元的逆回購操作,令當天的逆回購金額合共為2,550億元,連同SLF提供的短期資金額度,顯示人行於春節前後穩定市場利率的決心。人行多管齊下地於短短兩天內大量注資的決斷行動,能有地效紓緩市場對去年6月時「錢荒」再現的憂慮。
儘管如此,筆者認為人行的相關行動,並未能真正化解市場對內地規模龐大的影子銀行系統構成的巨大潛在信用風險的擔憂,此一因素將會繼續導致內地銀行同業拆借利率未來續面臨反覆上升壓力。加上,中央政府決心降低經濟及金融體系的槓桿,亦勢將增加推升資金利率的壓力。由此反映,內地利率反覆趨升的勢頭依然未有明確方向性改變跡象。預測恒生指數短期續於23,500至22,500點反覆的格局未改。 (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