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1月2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活力上海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祖國唯一 人民萬歲


放大圖片

■李肇星與本欄目主持人裘索在訪談中

——訪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李肇星

李肇星(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

裘索(「活力上海」主持人、法學博士)

主持人:李會長,您好!公共外交在外交領域現在被廣泛提及,中國共產黨的十八大報告也有涉及。作為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您怎樣詮釋公共外交的重要性。

李肇星:十八大報告提到了我們將扎實推進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維護我國海外合法權益。可以看出國家對公共外交非常重視。公共外交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人民。我們強調祖國的一切事情都是為了人民,人民的利益需要祖國去維護。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如今「和平」是大勢所趨,是經濟發展、人民生活得到保障,公共外交將為發展中國同世界各國和睦共處、友好合作發揮自己的力量。

主持人:您是一位資深外交官了,長期從事外交工作,也是我們的前外長,能結合您自身的一些具體例子談談公共外交促進和平的作用嗎?

李肇星:其實,在對外交往過程中,公共外交的定義並不像字面看起來那樣嚴肅,它就是個人、民間以及政府溝通的一種方式。我們每個人都可能自覺或者不自覺地參與公共外交。我作為一個外交官,在這方面打的交道比較多些。記得我第一次走出國門,是研究生畢業的前一年,給一個民間代表團當翻譯,先後到了蘇聯以及西歐的好幾個國家。當時中蘇關係並非很好,我在翻譯時向蘇聯老百姓表達了對列寧的敬意,反響很好。我和英國朋友交換了對莎士比亞、狄更斯的看法,還向德國朋友請教馬克思、席勒、貝多芬等的成就。雖然很多情況下交流時間很短,談的也多是一些瑣事,但大家卻因此而一見如故。我相信這樣的民間溝通永遠都是需要的。無論國家關係如何,民間的友好交流一直都是和平共處的基石。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您除了外交工作之外,平時還寫散文和詩,是著名的「詩人外交家」。您認為文化在公共外交中發揮甚麼樣的作用呢?

李肇星:我小的時候夢想一直是學中文,初中時《少年文藝》雜誌刊登了我一篇文章,到現在想起來自己都還非常激動。一次偶然的機會,智利政府給我頒發了智利總統聶魯達文學獎,出乎我的意料。我認為文化,包括藝術、體育等等,都是公共外交的重要內容和載體,公共外交應重點將此作為對外溝通的橋樑,為我國外交事業做出重要的貢獻。

 記得我在肯尼亞工作期間,天天給肯尼亞的中小學生寫信,寄送《中國建設》等英文雜誌,結果就有些肯尼亞孩子給我回信說,他們非常喜歡中國,這對我觸動很大。我還率領過一個畫家團出訪過老撾、柬埔寨等國家,同當地的畫家坦誠相見,進行了藝術上的交流,還向當地的美術學校捐贈了教學用品,彼此之間增加了友好感、親近感。文化上的溝通,能拉近人們的距離,增強相互間認知了解,這是公共外交十分有效的平台。

主持人: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成立不到一年,作為首任會長,請您為我們展望一下中國公共外交事業發展的願景。

李肇星:我一直認為,無論是外交還是公共外交,其成功都離不開人民的支持。中國共產黨強調以人為本,這是非常正確的。擔任過新中國第二任外長的陳毅元帥有句話:「火星有人類?月球有人類?地球有人類,地球最可貴。」只要記住人民、依靠人民、服務人民,中國的公共外交事業就能堅持正確的方向,沒有甚麼困難能夠阻止我們前進。

 中國公共外交協會聯合相關部門在上海舉辦「中國企業走進歐洲」的會議,就是公共外交的一次重要實踐,希望能通過協會的努力,為企業走出國門搭建良好的平台,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務。

 適應國外的形勢和環境,在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中「走出去、走得好、站得住」。我感到,從事從事公共外交事業的參與者要先做人、再做事,對開展公共外交有明確的認識。更重要的是,組織者要承擔起推動社會各階層共同做更多公共外交實事的責任。通過實踐匯聚力量,更好地服務於國家經濟社會文化建設。■文:張舒

相關新聞
活力上海 (第 1 期) (2014-01-29) (圖)
祖國唯一 人民萬歲 (2014-01-29) (圖)
中歐夥伴 合作共贏 (2014-01-29)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活力上海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