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求理博士 香港城市大學
2008年,政府注資216億,成立西九龍文化區管理局。在經過一年多的方案徵集和諮詢後,2011年,西九龍文化區的總體規劃確定,由英國福斯特事務所(Foster + Partners)設計,草坪在上,車輛交通在地下。單項建築的設計和施工也隨即展開。第一個項目戲曲中心的建築設計,由溫哥華的譚秉榮事務所和香港的呂元祥事務所合作奪得。2013年,第二個建築項目M+博物館舉行國際設計競賽,曾經設計北京奧運會「鳥巢」的瑞士建築師事務所Herzog & de Meuron,聯同香港TFP Farrells及香港奧雅納 (Arup)工程顧問公司合作設計獲得第一名。
2014年初,M+博物館在太古坊舉行展覽,展出競賽的諸方案和得獎方案。而獲獎者也到香港演講,解釋設計的概念。筆者在聽講和參觀後,稍有心得,記述如下。
未來M+
香港的設計競賽,總是吸引到世界上一流的設計公司來競爭,日本的、歐洲的明星建築師都送來方案,如設計紙房子的日本阪茂,獲得普利茨克獎(Pritzker Architectural Prize)的SANNA,設計巴黎龐比杜文化中心的意大利皮亞諾,設計奧斯陸音樂廳的SNOHETTA 等。
選出的第一名設計,以闊大平台為襯托,上面升起一塊板式的建築。平台的下面,有錯落的層次,供活動和展覽進行。平台上面的設施則留待景觀設計師設計,這個朝南平台,如此寬闊,在香港大多數月份裡,都將飽受陽光暴曬。由於是屋頂花園,植物不會太高,難以起到遮陽作用。如此陽光暴曬的實例,可以在九龍中港碼頭的屋頂發現。那個屋頂雖然望海,在大太陽下卻是少有人跡。
平台上升起的平板大樓,長條窄平面,寬度大約十幾米,比一般的辦公教學樓還要窄。這部分無論是做特別展覽還是培訓活動,都將有三分之一的面積用作人流走廊。因此,這個大樓的標準層,將來要麼走廊狹窄,交通聯繫不暢;要麼難以擺放展品。
另外,這個一橫一豎的體形,如果在曠野中,大概能突出其力度。在西九龍繁雜的大樓背景下,這個樓顯得龐大笨拙。外來的設計者,對香港的密度文化和街市纖維毫無回應。主事者稱為有這樣的建築而感到驕傲。大部分的香港觀眾和專業人士都看不出驕傲何在。
收藏建築
M+展覽館將收藏現代藝術,也包括建築設計。香港開埠的前100年,留下些殖民者的印跡,但多數已經蕩然無存。戰後的頭幾十年,香港忙於安頓難民,戰後重建。1980年代後,逐漸走向國際化的方向。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實用、經濟兼有現代美學口味的作品,如1950-70年代的公共屋h、大會堂、山頂的爐峰等等。M+博物館雖然還沒有固定的建築,但已經開始了藏品的收集。2014年初太古坊的展覽,展出了一部分這些展品,讓廣大市民觀眾看看50-60年前的圖紙、模型和當時的優秀建築。
收藏中也有一些內地近年建築師的作品,但多數都是未成熟之作。M+博物館雖然有錢有空間,但鈔票是納稅人的,空間也是有限的,應該收集精品,而不是那些模仿或泛泛之作。
西九的上馬
香港目前的文化設施,和我們這個都市的地位和雄心是不大相稱的。但即使現有如此少數的展覽和活動場地,也未見有較多市民和旅遊者光顧。人們要看中國古代藝術,會去北京、西安;要看西方古典藝術,會到羅馬、巴黎去朝聖。香港的文化藝術植根於本土,另外市民和年輕人的欣賞習慣,也應該從文化普及中薰陶。文化和藝術應該走出殿堂,向社區和基層延伸。衷心期望西九龍的場館早日建成,為本港的文化和生活品質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