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議事亭前地正對民政總署大樓,其地面用黑白色碎石鋪設而成,並砌成波浪形圖案。
澳門旅遊局推出四條《論區行賞》步行路線,上期我們介紹了由澳門漁人碼頭至媽閣廟的「藝文探索之旅」,今期我們將隆重推薦南灣大馬路至司打口的「歷史足跡之旅」。這條線路主要覆蓋「新馬路」一帶,沿途盡是獨具特色的建築,以及澳門小食,處處可見中葡居民共同生活的痕跡。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禹、柯景風 澳門報道
「歷史足跡之旅」由南灣大馬路出發,沿途經過民政總署大樓、玫瑰堂、福隆新街等各具特色的澳門建築和景點,最終到達司打口,主要覆蓋「新馬路」一帶,全程約100分鐘。「新馬路」的正式名稱是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澳門市民稱它為「新馬路」,是市區的主要街道,連接南灣大馬路和內港。新馬路長不足一英里,但處處可見中葡居民共同生活的痕跡。
第一站:南灣大馬路
新馬路的起點由葡式碎石仔鋪設成圖案的路面開始,左邊是中國銀行分行,右邊是大西洋銀行總行,「歷史足跡之旅」的起點由這裡開始。
大西洋銀行於1902年在澳門成立,是葡萄牙的海外銀行,大西洋銀行總行於1926年起建於現址,最後一次修建於1997年,將一個典雅的新式結構融合於原有舊大樓的古老外牆而建成。在這個位置,往殷皇子大馬路方向可以看到葡京酒店,而遊客們耳熟能詳的一些澳門美食,如瑪嘉烈蛋撻、陳光記飯店,都在附近。遊覽至此,何不去品嘗一下遠近聞名的澳門蛋撻?
第二站:議事亭前地
別過大西洋銀行總行,接著往前,便是郵政總局,每隔一段時間從郵政總局的鐘樓內會傳出不同的悅耳鐘聲。長期以來,澳門郵票以其獨特的題材和較少的發行量,廣受香港和內地集郵人的喜愛。行至此處,不論是買套喜歡的郵票留做紀念,還是給家人朋友寄一張蓋有澳門郵戳的明信片,都是件樂事。
在郵政總局的前右方為民政總署大樓。正對民政總署大樓便是議事亭前地,其地面用黑白色碎石鋪設而成,並砌成波浪形圖案。每逢慶典,議事亭前地都被佈置得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毗鄰議事亭前地是仁慈堂,大樓二樓為仁慈堂博物館,展品以宗教物品及仁慈堂文物為主。在仁慈堂對面,是旅遊局轄下的旅客詢問處,可以索取到有關澳門旅遊的豐富資料。
議事亭前地附近,簡直就是美食愛好者的天堂,各種美味小食散落在小巷中。板樟堂巷有多間食肆及葡式咖啡屋、甜點店,以及澳門特色小食可供選擇。再往前行便到達玫瑰堂,旁邊是米糙巷,沿路有營地街市市政綜合大樓,地下及一、二層為街市,第三層為熟食小店,這裡可以尋找到不少澳門特色美食。
往前走是三街會館,為早期澳門華人商家的議事場所。
第三站:典當業展示館
在我們推薦的營地大街第三層熟食小店美美地吃上一餐後,繼續出發。從營地大街左轉通往新馬路繼續向前行,右邊可看到一幢原為當舖的建築物,現已改建為典當業展示館。
從新馬路右邊轉入庇山耶街,右邊為同善堂歷史檔案陳列館,再往前行是上架行會館。會館創建於1840年,是澳門最早建立之工會會址。
第四站:福隆新街
返回新馬路後,左轉進入爐石塘巷及進入福隆新街,昔日著名的煙花之地,現已恢復百年前的外觀,建築的正面和百葉窗均為紅色。這條街上有不少遠近馳名的中式酒樓,如想品嚐地道小食,附近的粥品店、煲仔飯及甜品店等大受本地市民及遊客青睞。
從福隆新街直走到清平街轉左,可找到位於清平直街23號的清平戲院(已停止營業)。清平戲院約於1875年開幕,其寓意娛樂清平,故取名為清平戲院,它曾是澳門唯一的粵劇舞台,也是歷史最悠久的戲院之一。繼續往前行,穿過蓬萊新巷走到白眼塘橫街,為昔日內港北灣的一個避風塘,因沿岸激起的白沫而命名。
第五站:內港碼頭
沿著白眼塘橫街一直走到盡頭,然後轉左到火船頭街,沿路有不少舊式海味店,售賣鹹魚、花膠、蠔豉等,遊人可選購作送禮或自用;再往前走右手邊便是內港碼頭,繼續向前走可看見一座黃色的建築物,這裡原是鴉片屋,但現今已成為同善堂第二診所。在旁就是柯邦迪前地(又稱司打口),以澳門總督柯邦迪而命名的,曾經是水域,是專屬政府的水口,運往中澳的鴉片商船,停泊在南灣拆箱後,並轉由小艇運至司打口上岸。現在是內港的一個休憩廣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