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僐�𡄯蕭 | �愇嚙踝蕭嚙� | ��鞱僚��� | 嚙賣鸌藃�� | 嚙質𨭬嚙踝蕭 | 嚙踝蕭��嚙踝蕭 | �鰵��梹蕭嚙� | ��𢛶�𩤃蕭嚙� | 嚙踢��琜蕭薴�� | 嚙踝蕭��梹蕭嚙踝蕭��𠬍蕭 | 嚙踝蕭頨堆蕭嚙� | 嚙踝蕭嚙踝蕭嚙� | �♀���蕭 | ��蝤堆蕭嚙�
2014年3月4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特寫:坐拆海上巨彈 華人專家險死


放大圖片

■袁漢榮表示,最驚心動魄的一次是於海上坐在一枚大炸彈上拆彈。 莫雪芝 攝

不少電影情節都有拆彈專家冒着冷汗、屏息靜氣拆彈的驚險情節。香港的拆彈專家,全隸屬於1972年成立的警隊行動部爆炸品處理課,而在爆炸品處理課服務逾21年的袁漢榮,更是首位華人拆彈專家。在多年的拆彈生涯中,袁漢榮表示,最驚心動魄的一次是於海上坐在一枚大炸彈上拆彈,在危機四伏的情況下,最終順利將信管拆除。

袁漢榮憶述,1995年於青衣島海面,一艘貨輪起錨時,發現一枚重500磅的戰時美國製M64大型炸彈纏在錨上,情勢險峻。衡量不同的拆彈方法後,袁漢榮決定親身上陣,穿上救生衣攀上船錨,坐在炸彈上檢查彈身、彈殼與拆除信管,花了個半小時才將信管拆除,解除危機。袁漢榮坦言,坐在炸彈上拆彈是國際罕見做法,當時彈身濕滑得難以坐穩,深怕稍一不慎便葬身大海。

泥濕滑船不停 拆彈超難

袁漢榮表示,拆彈專家面對的危險,不止是隨時爆炸的炸彈,還有炸彈所處位置的環境,難度最高的,是挖泥船掘出炸彈時,要爬過濕滑的挖泥船鐵梯,在滿載浮泥的船艙下進行拆彈,加上彈身濕滑,增加拆彈的難度;而且挖泥船因工作成本高,並不會停駛,故拆彈專家需要在船隻行駛中迅速拆彈,難度極高,亦是最為危險。

袁漢榮又指,要成為拆彈專家應付危險萬分的工作,首先接受四年訓練,包括到英國兩間軍校接受土製炸彈、常規軍火與生化核武器訓練,及赴澳洲與加拿大實習,並考獲專業警司資格。袁漢榮透露,要拆彈必須了解不同炸彈的結構和成分,所以每位拆彈專家基本上都懂得製造炸彈。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沚芊

相關新聞
申公屋擬放寬 料惠14.7萬戶 (圖)
調整前後公屋申請資格 (圖)
包底房委經費 政府早三年「乾塘」 (圖)
林奮強憂「未來基金」淪「遲來基金」 (圖)
2021年赤字 2028年儲備花光 財劃組7招開源節流 (圖)
7項建議
27年後2個打工仔養1長者 (圖)
港府未來財政展望 (圖)
2041/42年度3項經常開支 (圖)
加稅既違憲又趕資 (圖)
財爺:結果有警示作用
倡諮詢未來基金運作模式
林鄭:「公提」漠視基本法走歪路 (圖)
參選特首爭四界支持免傾斜
花絮:精準「四觀察」 贏全場掌聲
籲市民 「知講寫」推政改
港島各界挺候選人愛國愛港
政協籲政改討論回正軌
饒戈平:基本法無賦「公提」權力 (圖)
「正義聯盟」倡選前宣誓效忠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