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依靠泰國隊的幫忙,國足在5日晚亞洲盃預選賽的最後一輪較量中,連滾帶爬地拿到了2015年於澳洲舉行的亞洲盃入場券。「醜陋」、「恥辱」、「跪着出線爬入亞洲盃」......傳媒一面倒地痛斥國足,新華社發表評論文章「三問國足」:一問球員:怎樣才能調動你們的積極性?二問俱樂部:支不支持國家隊?三問中國足協:為甚麼總是臨陣換帥?
文章稱,中國球迷並非輸不起球,但「屢敗屢戰」和「屢戰屢敗」是兩個概念,中國球迷只能接受前者,許多球迷呼籲:誰不想踢就別踢,讓願意拚的來踢,哪怕水平差一點,總比沒有鬥志的強。
球員怎樣才能有積極性?
去年1:5輸給泰國青年軍,球員在場上形同「遊魂」;再以昨天的比賽為例,球隊大半場時間鬥志全無,直到派上張稀哲、武磊和孫可等「入世」不深的小將,場上劣勢才稍有改觀。
入選國家隊是一種至高無上的榮譽,為甚麼有些球員踢國家隊比賽沒積極性,甚至與在俱樂部時判若兩人呢?
有業內人士表示,球員收入主要分兩塊:薪水和贏球獎金,而如果他們在國家隊比賽中受傷,回俱樂部就踢不上球,就會大大影響收入,現實的因素或會影響部分球員在國家隊的表現。
另一個原因是近年戰績糟糕,國足在世界大賽上一直難有露臉機會,無法為球員就自身價值提供平台,球員因此失去榮譽感。
讓球員在國家隊中找到共同利益、樹立榮譽感、提高球員積極性已成為目前中國足球迫在眉睫的問題,相關部門應採取對策解決。
俱樂部支不支持國家隊?
眾所周知,廣州恒大俱樂部的球員佔據國家隊的半壁江山,有人戲言,除去外援,恒大隊換件球服就能代表國家隊出戰。在慘敗泰國之後,恒大俱樂部出台《恒大國腳八項規定》,規定中明確了系列獎懲措施,鼓勵隊中國腳在國家隊比賽中奮勇拚搏。其中獎勵包括入選國家隊集訓名單一次獎10萬元,在國家隊導致嚴重傷病給予最高3000萬元光榮保障金;懲罰包括落選國家隊罰20萬元,詐傷消極回俱樂部停訓一個月等。
但在中超俱樂部中,像恒大這樣作出如此規定的基本沒有,俱樂部還是與國家隊有着利益上的衝突;即便俱樂部鼓勵球員為國爭光,以踢球為根本生活來源的球員自身仍有着實際的考慮;再說,是否詐傷消極本來也是很難衡量的事情。
即便恒大作出如此規定,但從事實來看,過去一年,廣州恒大愈戰愈勇、亞洲封王;中國足球每況愈下、人見人棄;從數據來看,最近8場國足比賽,佔據國家隊半壁江山的恒大球員共貢獻0球。
足協為何總是臨陣換帥?
另外,為甚麼總是臨陣換帥?這是一個讓很多人不解的問題,希望「高瞻遠矚」的中國足協能就此事,向廣大球迷道破其中的「玄機」。
亞外賽總共6場比賽,國足的主帥從甘馬曹、傅博再到佩連先後換了三人。與甘馬曹類似,昨天的中伊生死戰中的佩連也是幾天前才匆匆上任,儘管剛開始是傅博執行主教練職務,但最後出現了兩人同台指揮的場面。
臨陣換帥乃兵家大忌,但國足卻經常反其道而行之。為甚麼?讓一個才來幾天的人指導比賽,還是兩個人同台指揮,這事似乎有點不太嚴謹,何況老做這樣的事兒。
■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