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3月1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通識中國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校園血案:本是同窗友 相煎何太急?


放大圖片

■清華大學畢業生慶賀學業成功。資料圖片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公共衛生+現代中國

2月18日,在內地引起極大社會反響的「復旦投毒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宣判。法院最終判決被告人林森浩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這起校園投毒案當事人是兩位成績出色的醫科研究生。他們之間究竟有何深仇大恨要置對方於死地?這起案件給兩個家庭造成了多大的傷害?針對近年頻發的校園暴力犯罪案件,家庭、學校和社會在培育人才上又有甚麼需要改進之處?下文將一一詳述。■胡潔人 同濟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作者簡介: 胡潔人博士 現任同濟大學法學院暨知識產權學院副教授。2009年獲得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糾紛解決研究中心成員、中國和諧社區發展中心項目負責人、香港作家協會會員。發表中英文論文數篇。

新聞背景:因小事不和 研究生下毒殺人

綜合媒體報道,3月31日中午,林森浩將其做實驗後剩餘並存放在實驗室內的劇毒化合物N-亞硝基二甲胺帶至寢室,注入飲水機槽。4月1日晨,黃洋飲用飲水機中的水後出現中毒症狀後入院。2013年4月16日下午,黃洋經搶救無效,在上海中山醫院去世。警方表示,在該生宿舍飲水機內剩餘的水中檢驗出某些含毒化學成分,認定其寢室室友林森浩有作案嫌疑,林某已被警方刑拘。根據警方通報,林森浩殺人是因瑣事引起不和,毒藥由他偷偷從學校實驗室帶回。(基礎級)

不和不滿起殺機 投毒殺人置死地

近年內地校園案件發生的情況和結果。大部分是因為同學之間因關係不和或心存不滿而殺機四起,採取殺人投毒等方式置對方於死地。其共性可概括為四方面(見近年內地重大校園命案圖):

1.心理扭曲:前幾年轟動全國的馬加爵的殺人案,殺人動機僅僅是因為打牌等瑣事而引發,並且發現其自身因貧困、社交問題、學業壓力等引發的嚴重心理問題。四川某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學生曾世傑,在校內明遠湖邊用刀將一名女生殺死,另外還刺傷了兩名男生。其殺人的原因是有人嫌他長得醜,他受不了歧視。可見,錙銖計較、心胸狹隘是導致悲劇的原發因素;

2.競爭壓力:學生犯罪的背後也揭示了他們承受的巨大壓力。學習、就業、研究......激烈的社會競爭將某種無形壓力轉移到了在校大學生的身上。在研究生中,贏導師的賞識、獲得發展上的機會,同學之間的明爭暗鬥並不比社會單純多少。雖然有同學稱,復旦投毒事件的受害人和嫌疑人之間不存在競爭關係,但目前仍無法斷定。

3.情感糾紛:除了學習外,在大學生活中,還有關於兩性感情的培養和發展。這是男女感情趨於成熟穩定的關鍵時刻,因此情感的兩極性尤為明顯,當遇到刺激和挫折,容易感情用事,情緒暴躁,缺乏理性思考。加上學生情感的把握還缺乏經驗,在喪失理智和衝動的情況下容易為情付出慘痛的生命代價。

4.經濟壓力:現代校園生活的攀比和虛榮,常常讓一些來自貧困家庭特別是外地和偏遠地區的學生產生一種自卑感。當這種自卑感膨脹演化為難以遏制的「物慾」,往往令一些貧困大學生誤入歧途。這些困難學生面對同學間生活水準的強烈反差,心理上很受刺激,一旦自我調適不當、道德品質薄弱,就可能抵禦不住誘惑,鋌而走險。(進階級)

反思教育:學校家長 缺一不可

這起「復旦投毒案」,其被告林森浩是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影像醫學與核醫學專業的研究生,本科就讀於中山大學醫學院。林森浩成績優異,在2011/12學年,獲得復旦大學一校外企業冠名的獎學金,還曾獲得2012年研究生國家獎學金,為何如此優秀的才子會走入毀人害己的誤途?特別是近年校園案例的發生頻率不低,手段非常殘酷,值得我們反思青少年的教育,特別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學校:注重辦學質量 培育人才

有人認為,現時大學已經不再是單純隔世的「象牙塔」,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中,人們的拜金、功利、狹隘和自私的風氣滲透到大學,導致有部分大學生高分低能,強分低品。學校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所表揚的典範,應當從那些商界億萬富翁的數量轉向自身辦學質量作為人才培養的目標和方向。

家長:樹立榜樣 內化於心

而家庭始終是子女的第一所學校。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一生起到關鍵的影響和決定作用。在日久天長的生活引導中,家長給子女樹立榜樣,美好的品德、寬容的胸懷和愛人如己的理念內化於心。

家長、學校都應該更為強調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品德教育。自私、狹隘乃至損人利己、為達到個人目的而不擇手段、不計後果的惡性若日益膨脹發展,在處理人際關係或面對競爭挫折時,往往會失去理性,走向極端,給他人、自身、家庭和社會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和損失,這就是在多起校園傷害命案中一些學生違法犯罪的思想根源。最終也是落得兩敗俱傷、殺人者償命的結局,給自身和家庭都造成永恆的傷害和遺憾。(摘星級)

結語

「要想成功地做事,首先要成功地做人。」社會需要從投毒案件中汲取教訓,堅決開展批評教育「利己主義」、「排他主義」和高分低道德的學生和子女,這無疑才是真正愛護他們和引導他們的正確方向和手段。在當今壓力巨大的社會中,每個人都會產生負面情緒、感受到競爭的壓力,但必須通過正確的方法和途徑去排解和發洩,而不是將壓力轉化為暴力傾瀉到他人身上。這不僅僅是學校的問題、學生的問題,校園裡的種種現象其實是社會問題的縮影。也正因此,一樁校園投毒案留給我們太多的沉重思考和深刻反省。

小知識:「感謝室友不殺之恩」

「感謝室友不殺之恩。」這句調侃在眾多的校園案件發生之後,成為高校學生畢業之前最流行的問候語。其中表達的也不只是僥倖的感嘆,更多的是對殘酷現實的不解與擔心,顛覆了很多人「致青春」時的美好感受。日前,一項針對廣州1,500名大學生的抽樣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的學生對寢室內部人際關係不滿意。寢室關係已成為當代大學生面前的一道坎。■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 慧

想一想:

1.根據上文,指出林森浩使用哪種毒品殺害同窗?

2.參考上文並就你所知,你認為遇到矛盾時,如何化解同學之間的衝突?請舉例說明。

3.你認為如何通過教育讓青年學生更為理性、寬容?

4.復旦大學研究生投毒殺害室友的案件給你甚麼啟示?

5.你認為學校和家長應該如何引導和開展學生心理教育?

延伸閱讀:

1.《朱令案啟動追責清華》,香港《文匯報》,2013年8月16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3/08/16/CH1308160030.htm

2.《內地校園連發多起血案震驚社會》,香港《文匯報》,2013年4月18日,http://news.wenweipo.com/2013/04/18/IN1304180001.htm

3. 黃教珍,張停雲,《社會轉型期青少年犯罪的心理預防與教育對策》,中國法律圖書有限公司,2008。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 慧

相關新聞
校園血案:本是同窗友 相煎何太急? (2014-03-17) (圖)
近年內地重大校園命案 (2014-03-17) (圖)
概念圖:校園血案 (2014-03-17) (圖)
聞恐色變:冷血恐襲 平民何辜 (2014-03-14) (圖)
概念圖:《反恐怖法》 (2014-03-14) (圖)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 (2014-02-28) (圖)
概念圖:中國智庫 (2014-02-28) (圖)
資料B:內地打造國家級城巿群 (2014-02-25) (圖)
裡應外合:「五足鼎立」創新天「美麗中國」耀全球 (2014-02-25) (圖)
人在婚途: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每逢過年租女友 (2014-02-24) (圖)
概念圖:「租女友回家過年」 (2014-02-24) (圖)
現代中國+全球化 中俄新起點 合作再升溫 (2014-02-14) (圖)
概念圖:中俄關係 (2014-02-14) (圖)
剷除毒瘤:貪官猛於虎 「裸官」敲邊鼓 (2014-02-10) (圖)
概念圖:「裸官」 (2014-02-10) (圖)
破產規管:內銀若乾塘 擬准破產 (2014-02-07) (圖)
概念圖:內地即將推出《銀行業金融機構破產條例》 (2014-02-07) (圖)
又一突破:全球貿易一哥 華勢超美登頂 (2014-01-24) (圖)
概念圖:全球貿易最大國 (2014-01-24) (圖)
現代中國+全球化 經貿合作 實現共贏 兩岸關係新前景 (2014-01-2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通識中國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