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3月1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大橋人工島擬建地下商城 酒店商場拓橋頭經濟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羅繼盛)隨着港珠澳大橋將於2016年落成,大嶼山將成為香港通往珠三角西部的門戶。為把握「橋頭經濟」帶來的機遇,政府提出就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上蓋發展,進行規劃、工程及建築研究,探討在人工島上興建酒店及大型購物商場等商業設施的可行性,並傾向地下發展。當局期望有關建議獲立法會通過後,可於今年8月開展研究,並於2016年9月完成,涉款6,190萬元。

發展局昨日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建議將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上蓋發展的規劃、工程及建築研究提升至甲級。研究包括香港口岸上蓋及地下空間作商業發展的可行性;優化發展範圍與規模;制訂發展建議、相關基建配套設施及推行時間表;提出整體發展概念,包括財務可行性評估及市場定位與營運策略建議,及環境影響評估。當局亦會研究加快發展用地,包括分階段發展部分用地。

助升旅客承載力創就業

發展局發言人昨日表示,香港口岸人工島佔地約130公頃,是香港與珠三角西部之間的門戶。口岸人工島作商業發展,可以其獨特地利優勢發展「橋頭經濟」,並可與機場、亞洲博覽館、機場島北商業區、機場三跑道與大嶼山其他旅遊及商貿點,產生協同效應,預計商業發展規模約為數十萬平方米。

發言人續指,港珠澳大橋在2016年通車後,口岸將有零售及餐飲設施滿足過境需要,今次研究則包括發展大型購物商場與酒店等商業設施,令旅客未必需要離開口岸,將有助本港提升接待旅客的承載力及創造就業機會,但當局暫未研究口岸作商業發展對分流旅客的成效。

由於口岸人工島鄰近機場,人工島的高度限制須為主水平基準以上30米至50米,故需向地下發展,但建築成本亦會較地面建築為高,規模則視乎市場需求及經濟效益。而若在地面發展酒店,也將在10層以下。

發言人指出,當局已初步檢視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的相關基建配套,結果顯示商業發展項目與口岸在施工及運作期間有大量銜接,包括在指定「禁區」內進行的出入境、清關及檢疫活動,及暫時或永久重置受影響的設施,故須檢視商業發展與口岸過境設施在建築上融合的可行性,並需建造方便、易達及便利車輛及行人連繫的交通網絡以產生協同效應。

立會委會下周二討論建議

他強調,有關的大前提為不推遲港珠澳大橋的落成通車時間,並在建築期間維持香港口岸的日常運作。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將於下周二討論有關內容,建議如獲支持將於今年5月提請工務小組委員會通過及取得財委會批准撥款。研究則計劃於今年8月開展,並於2016年9月完成。而港珠澳大橋預計於2016年通車時,屆時香港口岸的每日車流量為9,200架次至14,000架次,旅客流量則每日55,850人次至69,200人次。

相關新聞
政改早餐各抒己見暢交流 林鄭:法律框架內縮分歧 (圖)
議員紛讚中聯辦官員開明兼聽 (圖)
特寫:譚志源妙論長毛也會「溝通」
政改諮詢早餐會議出席名單
政改諮詢自助早餐菜式
特首:議員與中央特區政府多溝通 (圖)
反對派「三要求」 集中商政改
觀塘區會促依法普選勿停滯 (圖)
政改倘落空 「三害」叢生
文匯報奪報業公會雙冠軍 (圖)
本報得獎名單 (圖)
得獎記者:讓科學不再「高高在上」 (圖)
大橋人工島擬建地下商城 酒店商場拓橋頭經濟
中部水域研填海 配合「東大嶼都會」 (圖)
7.6億研拓岩洞 料騰出34公頃地
2疑兇「全港遊」重演斬劉進圖經過 (圖)
毒車焚毀 (圖)
特寫:刀舖老闆:過年前有人買開山刀 (圖)
黎棟國:警不排除任何行兇動機
黃仁龍:港人共同價值受衝擊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