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周紹基)陳德霖由2009年出任金管局總裁,但事實上,早在1993年當金管局成立時,陳德霖已出任助理總裁,並於1996年晉升為副總裁,專責銀行監管。其於總裁任內推動多項重要的金融政策和項目,包括發展香港金融基建、促進亞洲央行的區域合作,而最大貢獻,可說是為本港爭取人民幣業務,讓本港獲定位為國家的「人民幣離岸中心」。
冒沙士風險北上談業務
香港銀行開展人民幣業務已十周年,陳德霖曾憶述指,最難忘的是在「沙士」肆虐的2003年赴京商討人民幣業務。他撰文憶述,03年6月初夏,他與金管局同事赴京,當時香港往北京的航班上疏疏落落坐荋X位戴口罩的客人,往日熙來攘往的長安街似乎還未從沙士的陰霾中完全恢復過來。而為防止傳染,開會的人行會議室竟關掉了中央空調,當時天氣炎熱,與會者都汗流浹背,可謂「身水身汗」,至今仍記憶猶新。
他稱,早在2001年11月,金管局已經向人行提出在香港開展個人人民幣業務的構思,實質商討則始於2002年2月。由於人民幣從來沒有在內地以外的銀行體系使用和流通,一切安排並無先例,所以金管局與人行和外匯管理局多次交流和討論,即使沙士爆發亦沒阻慢雙方的推進工作。結果在03年6月的那次會議取得重大突破,雙方在主要問題上達成共識,整體方案基本成形。
多年努力確立離岸中心
經過金管局和特區政府與內地相關部委多年的商討,最後中央在2011年發布的《十二.五規劃》中明確表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
陳德霖曾回憶說,2011年時銀行業和市場人士均反映,通過貿易結算交易積聚的離岸人民幣資金除存款外,出路並不多,發展人民幣貸款和其他金融產品的空間有限。內地也有意見認為,流到香港和海外的人民幣資金,應繼續在外面流轉和沉澱,不應亦不需回流內地。
任內主權評級節節攀升
他認為,離岸人民幣不可能完全與在岸市場分隔,自我循環使用。在多番努力下,跨境人民幣直接投資和金融投資的渠道,包括投資內地債市和RQFII等安排,亦見逐步建立和擴闊,發展至後來衍生RQFII的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等產品,以及國債來港發行。現時香港人民幣存款和支付交易佔全球離岸市場七成,截至今年1月,本港的人民幣存款增至8,934億元人民幣。
此外,在陳德霖任內,香港主權評級亦告上升,2010年11月穆迪將香港的政府債券評級由「Aa2」調高至「Aa1」,前景為「正面」,另外惠譽將香港的長期外幣主權評級由「AA」調高至「AA+」,前景為「穩定」,12月標準普爾將香港的長期外幣及本幣主權評級由「AA+」調高至「AAA」,前景為「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