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家昌
聯儲局主席耶倫上任後首次主持議息後記者會,竟衝口而出明言會在結束買債的「6個月後」加息。雖然市場對這番言論立即有強烈反應,不過冷靜過後,分析普遍認為所謂「6個月」實際意義不大,反而投資者應小心不要忽略議息聲明中提到的另一重點。
聲明其中一段指出,聯儲局官員預期即使就業情況和通脹回歸正常水平,息口仍然應維持在4厘長線水平以下「一些時間」。英國《金融時報》認為,這才是耶倫任內首項重大政策舉措,假如局方按此執行,並成功說服市場相信這一方針,那麼即使在明年開始加息後,聯儲局將仍可把債息維持在低水平,支持經濟復甦。
其實,耶倫的「6個月」言論與聲明中很多描述一樣,都是受一系列經濟條件限制。市場之所以特別對此反應激烈,原因是局方修改利率前瞻指引後,加息時機再次變得虛無縹緲,因此像「6個月」這種確實日期,自然猶如泥沼中的一塊巨石,讓投資者抓住不放。
歸根結柢,是因為聯儲局放棄6.5%失業率加息門檻,令政策透明度開倒車。聯儲局以一系列經濟數據取代失業率門檻,並加上「對金融市場發展的解讀」作為條件,是變相讓聯儲局今後制訂貨幣政策時,能列舉任何理由隨心所欲行事,結果是令市場更摸不着邊際。
作為聯儲局主席,最忌是在連串模稜兩可、差異不大的言論中,突然給出一個非常確實的答案,讓投資者抓住話柄,引起金融市場震盪,這個錯去年時任主席伯南克談退市時也犯過。經此一役,耶倫應該體會到,作為聯儲局主席的一言一語有多大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