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3月27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政壇兜風耳:海怡插刀瞄南豐 「人力」密謀再「蚋F」


放大圖片

■海怡補選期間,自稱「創黨會員 吳錦偉」的人高舉紙牌,叫人「投單仲偕,要諗清楚」,令人懷疑鴿黨出現內訌。 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剛過去周日的港島南區海怡補選,反對派陣營「互相廝殺」,激進反對派「人民力量」主席袁彌明挾「高登女神」形象,擊倒民主黨「元老」單仲偕。 「人力」雖然未能成功取得議席,但就認為,海怡是民主黨的「老巢」之一,今次 「人力」以空降身份,所取得的票數,竟然遠勝民主黨,經過初步的總結後,認為今次是打了一場勝仗。目前黨內「雄心壯志」,決定派出前黨主席劉嘉鴻出戰另一場補選,就是民主黨東區南豐區議員梁淑楨早前不幸中風,未能履行職務,而要進行補選的議席,再一次正面挑戰民主黨。

「乳鴿派」刻意送單仲偕一程

有反對派人士透露,經過海怡補選一役之後,「人民力量」相當「心雄」,決定再接再厲,希望能夠「執死雞」,以增加議員的數目。但是,「人力」初步預計,南豐這今場仗,不會像海怡般理想,因為,沒有「地膽」如鄭家富的「唻迭v相助,加上該區一直是民主黨的選區,有一定的鐵票。更重要是今次民主黨派出梁淑楨的助理張國昌參選,「張國昌多年以來,都是協助梁淑楨處理地區事務,自梁中風後,他如區議員般處理地區事務,擁有一定的地區網絡,加上今次單仲偕敗北,主要因為黨內年輕一派,刻意要送單一程」。

內部變天 「出陰招令他輸」

反對派人士又稱,「今次民主黨讓單仲偕出戰補選,又出陰招令他輸掉,是徹頭徹尾要他死心,滅聲於下屆的立法會選舉」,他稱,「鑑於政改還未落實,下一屆超級區議會議席的存廢,仍然是一個未知之數,但何俊仁有意退休,其超級議席原本計劃由單仲偕頂上,但是,在區議會選舉中,他選擇銅鑼灣大坑選區,挑戰新民黨黃楚鋒,最後敗北而逃,今次滿以為在民主黨『選區』出戰,能夠十拿九穩,但是,萬料不到,民主黨內部已經靜靜地變了天,年輕一代沒有盡力拉票,選舉工程混亂,他結果被二三梯隊出賣。」

二三梯隊免遭清算 靜靜起革命

「過往,民主黨二三梯隊打鑼打鼓與領導層硬碰硬,要求大佬級交出權力,當然慘被清算。新一代汲取前輩的經驗,選擇靜靜地起革命。」反對派人士如是說:「這批大佬級人馬,根本不會落區,每次選舉都是依賴地區黨員為他們抬轎。今次,新人們學精了,將轎抬起,但不是把他送到目的地,而是掉落坑渠!單仲偕慘敗收場,到立法會選舉甄選候選人時,二三梯隊便可以理直氣壯,要求單氏讓路,甚至連地區直選都要他放棄。」

據悉,港島區爭排位的民主黨二三梯隊,有今次負責海怡選區的副主席羅健熙、南區區議員柴文瀚,以及南區區議員區諾軒,反對派人士表示,早前在中西區區議會轄下公民教育小組,開會期間被警方抬離會議室的區議員許智腄A自從該次事件後,表現亦相當活躍,不斷爭取曝光機會,有指他亦加入「跑馬仔」行列內。民主黨需要面對「人民力量」的追擊之際,內部更是連番混戰。

另悉,有意參加南豐補選的,還有東區區議會主席黃建彬的助手、來自民建聯的李清霞。

相關新聞
港人看台灣反服貿災難 更加警惕香港「佔中」禍害 (2014-03-27)
來論:激進勢力大結盟 暴露下一階段策略 (2014-03-27)
政壇兜風耳:海怡插刀瞄南豐 「人力」密謀再「蚋F」 (2014-03-27) (圖)
蘇錦樑:研旅業減影響民生 (2014-03-27)
黎棟國:抬走區議員絕無濫權 (2014-03-27) (圖)
廿四味:李怡為「台獨」辯解 (2014-03-27)
鍾庭耀需逐條回答:八大證據哪一項不是事實? (2014-03-26)
制定堅守底線、凝聚共識的特首普選方案 (2014-03-26) (圖)
挺依法落實普選 荃灣區會大比數通過 (2014-03-26) (圖)
珠姐:網絡助內地法制改革 (2014-03-26) (圖)
佳叔籲把握國家深改機遇 (2014-03-26) (圖)
范太:國家將長期反貪腐 (2014-03-26) (圖)
廿四味:戴耀廷要搞「顏色革命」? (2014-03-26)
來論:民主黨應如何從單仲偕海怡補選慘敗中吸取教訓? (2014-03-25)
地區人士:單仲偕海怡敗選 死在自己人手上 (2014-03-25)
努力服務社區 更勝政黨效應 (2014-03-25)
元朗辦開幕 (2014-03-25) (圖)
袁國強:誠聽各界意見不「落閘」 (2014-03-25)
廿四味:「佔領」移植香港 必成過街老鼠 (2014-03-25)
「佔中」冒公義損法治 循基本法普選乃正道 (2014-03-24)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政情與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