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大聯盟表示,10年間共接獲逾3,000宗足球賭徒求助個案,當中近70%早於20歲前已賭波。團體籲政府考慮提高合法賭博年齡至21歲。 香港文匯報記者吳沚芊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吳沚芊) 歐洲聯賽冠軍盃四強即將誕生,世界盃又臨近,不少足球迷除了觀看球賽,也會下注賭波。有團體公布一項賭博調查,10年間共接獲逾3,000宗足球賭徒求助個案,當中近70%早於20歲前已賭波,人數較其他類型賭徒多約30%,顯示足球賭徒多在求學階段已開始賭波。此外,足球賭徒欠債亦較其他賭徒嚴重,最多人欠債10萬至20萬元。團體呼籲政府應諮詢市民意見,考慮提高合法賭博年齡至21歲。
由11個團體組成的「提高合法賭博年齡至21」大聯盟,進行一項比較足球賭徒與其他賭徒賭博習慣的調查, 向3個輔導機構收集了由2003年至今年2月,10年間的戒賭求助個案,其間共接獲6,007個個案,當中參與足球賭博和其他賭博的個案約各佔一半。
調查發現,足球賭徒幾乎全為男性,逾90%擁中學或以上學歷,近70%早於20歲前已賭波,人數較其他類型賭徒多約30%,其中有逾20%於15歲前已開始賭博,大聯盟召集人鄧耀祖表示,結果顯示足球賭徒多在求學階段、或剛踏足社會工作便開始賭波。亦有近90%足球賭徒有欠債,較其他賭徒嚴重,最多人欠債10萬至20萬元。
賭波輸200萬決心戒賭
今年38歲的阿浩自中三起開始賭博,更因為身材高大,未滿18歲已經常常出入馬會投注,並於2003年轉賭足球,阿浩坦言,當時年輕對金錢毫無概念,只是想增加看球賽的刺激感而「買波」,世界盃期間賭博意慾更高,投注金額較平時高兩倍。結果愈來愈沉迷,甚至出現失眠、情緒困擾的情況,而多年累積下來,至少輸近200萬元,高峰期欠債60萬元,最終家人已無法幫忙償還,連朋友也對自己避之則吉,才決心戒賭。
錫安社會服務處勗勵軒輔導中心主任黃玉明解釋,以往求助個案中以賽馬賭徒為首,而且年紀稍長,自賭波合法化以來,不少愛好踢足球的青少年,自認為了解球賽和當中技巧,加上合法化後,用電話、電腦便可投注,非常方便,最終導致賭博年輕化的問題出現。
世界盃期求助料升三成
鄧耀祖表示,年輕人首次賭波往往是因有大型球賽舉行,擔心世界盃臨近令賭風更熾熱。按歷屆經驗,賽事期間求助個案數字至少上升30%。
鄧耀祖建議,校方要及早做好防賭教育工作,又促請政府就提高合法賭博年齡至21歲作公眾諮詢,以防青年在未有正確金錢概念、經濟能力時養成賭博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