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琳 北京報道)今年一季度的各項經濟數據陸續出爐。在外貿表現不佳、服務貿易逆差擴大、人民幣連續貶值等背景下,國家行政學院決策諮詢部研究員王小廣教授向本報表示,儘管一季度PMI連續兩月小幅回升,但拉動經濟三駕馬車中的外貿出口和投資表現都乏力,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預計中國經濟增速的低點或將在二季度出現;隨着新一屆政府各項改革措施開始釋放紅利,全年經濟增速或維持在7%至7.5%區間。
王小廣說,從出口方面看,在全球經濟轉好、歐美市場對中國需求回暖,以及人民幣匯率貶值一定程度上增加出口競爭力情況下,中國一季度的外貿出口反而在下滑。儘管下滑有去年基數高的部分影響,但也反映出中國外貿出口結構還是沒有得到改變,在國內產業結構調整未到位的情況下,未來中國外貿出口形勢將依然嚴峻。
「另一個經濟下行壓力來自於投資增速的放緩」,王小廣認為,一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同比下降3.3%,這其中三分之二與房地產行業有關。他指出,一季度,內地房地產成交量大幅萎縮,很可能會導致二季度房地產價格出現波動,房地產行業的調整會使得投資增速繼續放緩。
在王小廣看來,中國經濟增速的低點或將在二季度出現。但隨着新一屆政府各項改革措施開始釋放紅利,如簡政放權、對中小企業給予支持政策等措施開始顯現效益,三季度中國經濟增速或出現回升。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天勇教授則認為,在經濟增長減速的情況下,還是要有適當的投資力度來撐起經濟增長,但需要調整投資方向,如地鐵、高鐵、保障房等基礎設施要投一些,工業和製造業的投資也得跟上。
「金融放款和社會金融體系的風險不容許像2008年那樣大規模上投資項目」,周天勇說,現在要解決的是,要從高槓桿化投資轉向低槓桿化;同時投資方式也要改革,要從政府和央企為主轉向社會、民間和私營企業投資為主,要釋放民間資本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