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主席錢果豐昨天表示,港鐵與行政總裁韋達誠達成共識,韋達誠明年8月約滿後離任,但強調和高鐵事件無關,又指自從韋達誠擔任行政總裁以來,這幾年間他率領團隊的工作表現,董事會都給予肯定。港鐵出了那麽多嚴重事故和高鐵延誤事件,韋達誠豈可毫無責任全身而退?香港社會對韋達誠的表現極為不滿,董事會竟然給予肯定,這不是「獨立王國」性質的展現嗎?政府委任的專責調查委員會必須真正獨立,徹底追究韋達誠及有關人員工程延誤和超支的責任。針對港鐵「獨立王國」性質,政府必須痛下決心,出手整頓港鐵,改革港鐵的管治和監察機制。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昨日主動會見傳媒,交代高鐵工程延誤以及改善港鐵管治和監察機制的措施。張炳良表示,聽到各界對港鐵管理表現的批評,政府會加強監管,履行作為大股東的責任,會採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強化董事局、提名新增董事以積極審視港鐵運作。港鐵董事局亦將啟動全球招聘下任總裁工作,政府盼找到有能力有遠見者出任,皆因接任者將要面對業務和管治上相當大的挑戰。
政府過去一直以港鐵為上市公司為理由,很少干預港鐵內部運作,政府即使持有港鐵約77%股權,在董事局內有三名政府官員,但卻根本無法有效監管港鐵。港鐵的董事局之中,非執董顯然未能發揮應有的作用,反映出港鐵管理層固有利益的藩籬,導致無論人事和管理都不斷僵化。政府出手整頓港鐵,強化董事局、提名新增董事以積極審視港鐵運作,這是不夠的,因為提名個別新增董事,可能很快被「同化」。因此,不僅董事局應該大換血,更重要的是,如何打破港鐵管理層固有利益的藩籬,政府應該找出針對措施。
地鐵及九鐵2007年底合併後,港鐵董事局成員歷年來很少出現更迭。港鐵「自監」如「獨立王國」,其管治結構不斷暴露弊端。近年來,港鐵故障不斷發生,高鐵香港段工程延誤更牽連到香港其他建設,如果高鐵趕不及「還地」,西九文化區的工程勢必遭到阻延。目前港鐵估計,高鐵工程起碼超支34 億港元。此外,高鐵延誤也影響香港和內地的聯繫。這種種紕漏與後果的背後,潛藏的弊端其實是港鐵的管治和監察機制出了問題。
政府要挽回市民信心,必須痛下決心,出手整頓港鐵,大刀闊斧改革港鐵的管治和監察機制,港鐵「獨立王國」的管治模式,再也不能延續下去了。 (相關新聞刊A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