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5月2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北京通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北京城市副中心 文脈彰顯之城


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時燕歌 北京報道)文化產業是北京市新興的朝陽產業,也是北京市重點發展的產業。2014年3月,《國務院關於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發明確提出,到2020年「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的先導產業作用更加強化......建設一批特色鮮明的融合發展城市、集聚區和新型城鎮。」近年來,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迅速。統計顯示,2009年至2013年,北京市文創產業增加值由1,489.9億元增至2,406.7億元,年均增長近13%,成為第三產業中僅次於金融業的第二大支柱性產業。

通州作為北京城市副中心,要借助文化創新戰略的實施,全力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和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通州還將在京津冀一體化過程中率先承擔起橋頭堡作用,通過建設中的「一核五區」逐步實現其文化產業崛起的「通州夢」。

通州文脈古今傳承 打造北京文化創新驅動極

古通州漕運文化流傳千古,史上這座久負盛譽的水陸都會和盛極一時的皇家碼頭曾有「一京二衛三通州」的美譽,也素有「一支塔影認通州」的標識性漕運文化認知。今通州更是將「文化繁榮、文明開放、文脈彰顯」演繹的淋漓盡致。通州獨有的定位、規劃、人才、空間和前景五大優勢決定了通州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方面將有所作為,建設成為文化創意發展的示範區,未來成為文化創新驅動極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通州目前作為唯一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從功能定位上未來要成為首都北京中心城區功能疏解的重要承載地、新增功能的核心承載區、首都經濟新的增長極。加快推進和提升通州的文化功能,使通州承擔起引領首都未來文化產業發展的重任,也符合首都對通州新城的新定位,未來也是實現北京城市功能疏解的重要途徑;從規劃上來講,通州「十二五」期間在產業發展上打造「三中心一基地」,其中打造「文化創意產業基地」也將是未來發展文化產業的重中之重;從人才上講,通州宋莊匯聚原創藝術家5,000餘人,從事雕塑、攝影、繪畫、藝術評論、獨立製片人等眾多門類和相關產業鏈的從業人員超15,000人;從空間上講,北京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絕大部分呈點狀分佈,規劃和空間均有限,通州區規劃中的文化產業發展空間目前在北京市面積最大。在規劃和建設中的「文化旅遊區」和「宋莊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二者面積達到26.65平方公里。空間優勢催生了發展優勢,通州的文化產業呈良好態勢,引進國際頂級文化旅遊項目--文化旅遊區核心項目,該項目年內具備開工條件,將建設面向全球的首都文化旅遊項目地標。

文化創意產業格局已形成 大項目陸續簽約入駐通州

據統計,截止2013年底,通州區共有規模以上文化創意企業85家,總收入近96億元,形成稅收2.6億元,文化創意產業的從業人員1.5萬人。與2009年相比,收入、稅收總額年平均增長率分別為8.6%、2.0%,文化創意產業呈現出持續增長態勢。

通州區著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宋莊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發展迅速,目前集聚區彙集了5,000餘名海內外藝術家,藝術家工作室3,000多家,14家美術館、100餘家畫廊,30家文化生產企業和25家相關服務企業。2010年以來,先後有國家時尚創意中心、中國藝術品交易中心、北京世貿藝術中心、北京電影學院新校區等一批重大文化創意產業大項目簽約入駐宋莊集聚區。全區初步形成了以宋莊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文化旅遊區兩個功能區為核心,以北京台湖出版物會展貿易中心、梨園數字音樂產業集聚區等為多點支撐,以藝術品創作交易、出版發行、休閒旅遊、原創音樂、影視節目製作為主導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格局。

到2020年,通州區還將形成「一核兩區、一線兩園」的文化創意產業空間佈局。其中,「一核」為「新城核心區」,將成為文化機構和文化設施的密集區,在城市景觀上形成歷史與現代交相輝映的文化街區;「兩區」中的「宋莊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將著力打造以藝術品創作、交易及衍生品開發為核心內容的新興產業鏈;「文化旅遊區」將建設首都面向世界的現代時尚旅遊目的地。「一線兩園」主要指運河沿線文化、養生、康體產業帶和以原創音樂和版權交易為特色的九棵樹數字音樂產業園、以出版發行為主導產業的台湖國際圖書產業園。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建設文脈彰顯之城

據通州區相關領導介紹,在文化產業發展方面,將全面挖掘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歷史文化內涵,提升新城的影響力和競爭力。結合文化旅遊區開發,未來將統籌開發區域文化資源,打造以漕運古鎮張家灣為代表的一批歷史文化名鎮。加強運河水系內歷史風貌、文物古跡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在「三教廟--西海子」周邊打造歷史文化保護區,對李卓吾墓、潞河驛和古碼頭等一批有特色建築進行有效保護,合理利用。

據瞭解,在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方面,通州還將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施公共文化設施全覆蓋工程,完成運河博物館、區文化中心等一批大型文化功能設施建設;加快完善社區文化服務設施,把公共文化服務納入「一刻鐘社區服務圈」建設範疇。開展「文化進社區」、「文化進鄉村」、「通州百姓讀書月」等群眾性文化活動,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

在文化活動品牌塑造上,形成了中國藝術品產業博覽會,北京「七夕」文化節、運河文化藝術節,九棵樹數字音樂節、草莓音樂節等知名活動品牌,在增添城市活力的同時,發揮了高端活動品牌效應,彰顯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獨特魅力。

未來的通州文化發展,在北京市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雙輪驅動」引領下,將依托功能定位、文化底蘊、人才聚集、發展空間等獨特優勢,著力打造北京文化創新驅動一極。爭取在政策、金融、文化活動三個方面開展先行先試,通過推進政策創新,爭取到土地、稅收、人才等方面相關優惠政策。通過推動金融創新,極探索創建文化產業發展基金和相關金融產品,匯聚最廣泛的金融力量和資本。通過推進國際文化交流與合作吸引和培育一批國際知名度高、具有品牌效應和國際影響力的文化類會展活動落戶通州,打造國際知名的文化交流中心,將通州建設成國際文化交流活動的集聚區、文化藝術產品版權保護和交易的示範區、文化藝術產品品牌標準和規則制定的示範區、文化金融產品創新的示範區,打造成北京文化創新驅動極。

相關新聞
北京城市副中心蓄勢騰飛 產業調整佈局清晰 (2014-05-23) (圖)
北京城市副中心 文脈彰顯之城 (2014-05-23)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北京通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