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趙鵬飛
改革開放30多年過去了,迅速崛起的珠三角城市群,早已成為中國改革開放最靚麗的一張名片。然而五月以來的一場場暴雨,卻讓這張名片黯然失色,陷入不能承受之重:在深圳市區「看海」,在珠海看「瀑布」,在廣州街道上,看積水漫過行人的腰......
沒官員主動談下水道建設
過去10餘年,廣州城區面積增加了700多平方公里,排水設施卻並未能同步跟上。深圳雖然是中國最年輕的超大規模城市,但城市規劃前瞻性欠缺,導致其排水管道建設標準過低,暴雨被淹幾成必然。有網友慨歎,「珠三角要建成世界級城市群,最好先建成世界級的城市下水道吧!」
珠三角城市排水設施遠落後於城市發展的弊病,也是當下內地所有城市無法逃脫的魔咒。放眼各地,無論是標榜國際化大都市、區域中心城市、花園城市,還是樞紐城市、宜居城市等,似乎都經不起一場大雨的「洗禮」。與城市地面上的光鮮亮麗相比,地下排水管道千瘡百孔令人咋舌:老城區排水設施的歷史舊賬尚未還清,急功近利大面積擴張的新城區新債又添。
工作之便,記者多年來訪問過的各地官員不計其數,GDP、歷史最好時期招商引資、城市面貌等等,永遠都是各級官員最熱衷的話題。卻從來沒有任何一個官員,主動談起在城市下水道建設方面的「無形工程」。當然,這跟現行的官員政績考核有關,也跟為官一方的責任心有關。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日前在內蒙古調研時說,我們的城市亮麗光鮮,但地下基礎設施仍是短板。「面子」是城市的風貌,而「裡子」則是城市的良心。只有築牢「裡子」,才能撐起「面子」。城市建設和教書育人一樣,是百年大計。希望廣東這幾場暴雨,能澆醒一些地方官員的大腦:在搞城市建設時「表裡如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