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坦承不懂和經歷青春期的子女溝通。其實,跟子女溝通,年紀愈小開始愈好,所以最好每天也要有「傾偈時間」,而且要無所不談。但是,對很多父母來說,談戀愛是禁區,與性有關的事情都也是禁區,不敢宣之於口,結果子女踏入青春期時,彼此談的話題便少之又少。
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如何安排「傾偈時間」,以下是一些建議:
1.設身處地了解子女
試試設身處地去明白子女也有自己的煩惱,諒解子女經歷青春期的壓力。有些父母需要明白,出於好意的過分呵護會對子女造成壓力。其實,步入青春期的子女開始建立自尊、見解,並尋找自身的價值。若父母不願意放手,凡事仍為子女打點好一切,把他們當作孩子般看待,那就很容易發生衝突。
2.摒除成見,求同存異
雖然成年人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卻不應視孩子的選擇一定是錯的,父母與子女的時代畢竟已不同了,不可同日而語,若父母只用自己的角度去看子女,縱使是正面的出發點,則令子女無法聽得入耳,所以雙方溝通要求大同存小異,亦要注意自己的表達方法和語氣。
3.認清矛盾,維繫關係
矛盾的親子關係,往往把事情發展到不能預計的地步,所以每當談到敏感的話題時,更需要特別留神。例如愛情矛盾--父母認為子女拍拖就不好,非常緊張及不停作出批評的說話,結果可能令子女轉到發展地下情;成績矛盾--測驗考試不及格,不敢告訴父母;宗教/ 政見矛盾--不同的宗教、政治觀點例如早前的國民教育話題,都可以引發激烈的爭拗。在這些話題上,若子女每講一句,父母便回敬一句,總是持相反意見,親子關係便難以維繫。
4.善用文字,表達關心
溝通其實並不限於對話,其他的方法亦可以考慮,例如現今流行的電郵、facebook、MSN、SMS、WhatsApp等,都屬於文字溝通的一種,父母寫的時候,心情可能沒有那麼激動,而子女看的時候,亦可能會有另一種感覺,便能細味父母的心意。
跟子女做朋友,其實沒有甚麼深奧學問,因為在我們的成長裡,不是曾經也跟青年人做朋友嗎?家長們,面對子女,多一點明白、多一點放下。(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
撰文: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陳志華
查詢電話 : 2527 3171
網址:http://www.hkfws.org.h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