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巴西為迎接即將於周四(6月12日)舉行的世界盃和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不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希望藉兩場體育盛事展示巴西最好一面。然而在熱鬧背後,卻埋藏着窮人對大興土木惠不及民的怨憤,去年6月洲際國家盃期間150萬人大示威,已暴露巴西社會裂痕,接下來兩場矚目盛會,恐怕進一步撕裂巴西。
巴西政府為籌辦世盃和奧運,花費228億美元(約1,768億港元)改善12個世盃主辦城市及奧運主辦城市里約的設施。本來大型基建可以成為改善居民生活質素的契機,但因工程而引致的逼遷、強拆貧民窟和公共交通工具加價,反成民怨觸發點,對貪腐、教育和醫療質素差劣積壓多年的不滿,一下子爆發出來。
3.6萬運輸費 報價1163萬
世盃比賽場館嚴重超支,貪污指控更是此起彼落。巴西利亞審計法院發表報告指,巴西利亞國家運動場建造成本中,有2.75億美元(約21.3億港元)是虛報,例如場館立柱運輸成本理應為4,700美元(約3.6萬港元),但承建商申報為150萬美元(約1,163萬港元),一批值230萬美元(約1,783萬港元)的建築物料亦被重複申報。
種種跡象顯示背後存在官商勾結,建築商人古鐵雷斯於2008年地方選舉時僅捐獻約7.3萬美元(約56.6萬港元),但他於2010年時承包興建或翻新4個場館,到2012年地選捐獻額飆升至3,710萬美元(約2.9億港元)。大型建築商Odebrecht於2008年及2012年地選之間,捐獻額亦飆升127倍,當中很可能涉及枱底交易。
去年民調顯示,3/4受訪者認為巴西世盃場館興建項目存在貪污現象。不少人認為,官商勾結使官員無法有效監督工程,而貪污猖獗將令世盃蒙羞。
場館世界級 醫院學校交通落後
不過無論國際足聯(FIFA)或巴西政府都依然認為反對聲音只屬少數,FIFA說,賽事300萬張門票錄得多達700萬次認購,足證絕大多數巴西人支持主辦世盃。巴西體育部長里貝羅亦認為,雖然有民眾關注政府和政黨或借世盃圖利,「但大部分人認為世盃和奧運對國家非常有利。」
巴西社會基層,包括140萬名貧民窟窮人卻不是這樣想,從年輕示威者間流行的口號「世盃不會在巴西舉行」可見一斑。巴西著名體育記者卡佛里說,世盃揭幕後,當球場內洋溢歡樂氣氛,球場外街頭抗議卻會愈演愈烈,因大多數民眾會發現政府興建了世界級場館,但醫院、學校和交通仍遠遠落後。
世盃在民間並非沒支持者,但大多是不愁生活、更能投入賽事的中產階層。聖保羅記者薩瓦雷斯表示:「巴西正走向兩極,有人熱切期待世盃,但也有人非常悲觀。」他認為目前的預備工作做得不錯,相信民眾最終會發現「情況不如想像般差」。
總統承諾無影 8場館變12
巴西贏得世盃和奧運主辦權後,曾承諾加快推行總值4,000億美元(約3.1萬億港元)基建計劃,大幅改善機場、道路及公共運輸系統,但原定今夏完工的49個交通項目,有超過1/4延期、取消或縮水。總統迪爾瑪承諾會在世盃期間開通、連接里約和聖保羅的子彈火車,至今仍未動工。
籌備資金幾乎全放在比賽場館上,FIFA只要求建8個場館,但當局卻決定建12個,結果造成球場工程進度緩慢,部分更趕不及世盃開幕。世盃曲終人散後,本地賽事根本用不着如此大型的球場,與大白象工程無異,希望藉世盃和奧運改善生活的民眾,就只能繼續望穿秋水。
■《時代》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