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上不同層面的人都有可能需要別人協助,故社工服務對象涵蓋面很廣,如長者、小童、邊青、新來港人士、病人等。黎寶儀指出,保護兒童及家庭服務課服務個案,不時涉及暴力行為,故會盡量相約事主到社署面談,社工出勤時必須注意自身安危。
她指出,新接收個案一般會盡量約對方到社署見面,「因為不知道對方性情,在社署會面較合適,亦更能保障社工安全。」
她指部分個案男事主不肯來社署面談,只肯相約在家中見面,社工必須高度警惕,要讓同事知道去甚麼地方、見甚麼人外,亦要用電話報平安,「社工如果要家訪,亦會盡量約事主到他家門口,甚至樓下公園傾談。」
曾遇緊急個案 出動3社工家訪
黎寶儀表示,曾試過有緊急個案,需要出動3名社工一同家訪。男戶主突然衝出來,幸最終沒發生意外,「社工處理這些個案時會根據守則而行,有時無法處理,需要報警。」
談及逾20年社工經驗,黎寶儀坦言,接觸到很多不同的人,眼界擴闊了,最重要是能協助案主。她於1993年駐守屯門醫院,接觸不少氣促及中風的長者,因為對醫務知識一知半解,只有「邊學邊做」。
難忘「想死婆婆」終肯開刀
「其中一個印象深刻的個案,是一名九旬婆婆心臟有事,醫生建議她安裝心臟起搏器。家人對她十分好,給予無限支持,但婆婆卻覺得自己是負累,更想尋死。」中國人傳統觀念不想開刀,亦不希望花那麼多錢,故該名婆婆便「鑽牛角尖」。不過,婆婆最終決定接受手術,令黎寶儀十分高興。 ■記者 聶曉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