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饒宗頤國學院院刊》新書發佈會昨日舉行。饒公(左二)親臨主禮。 莫雪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要有系統地承傳國學,著書立說,廣納百家之言是其中一個有效做法。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昨日舉行《饒宗頤國學院院刊》新書發布會,介紹該本新出版的學術期刊。該院刊邀得22位國際著名學者出任學術顧問和21位知名學者擔任編委,當代國學大師饒宗頤昨日亦出席了新書發布會。
陳新滋感謝饒公任名譽主編
浸大校長陳新滋昨致辭時特別感謝饒公對該校以及國學院的支持,並允任院刊的名譽主編。陳新滋表示,優秀的學術研究機構都有一流的學術刊物,深信院刊的正式出版是國學院發展的重要一步。
他指院刊的學術顧問、編委和作者,幾乎囊括了國學與漢學的各個領域,大多是當今世界各領域中一流的學者,相信在這麼多專家學者的支持下,院刊一定會越辦越好。此外,陳新滋亦感謝安利(中國)日用品有限公司慷慨捐助1,000萬港元,成立「香港浸會大學饒宗頤國學院--Amway發展基金」,支持國學院的多項出版計劃。
辦中學生散文詩歌創作賽
浸大饒宗頤國學院署理院長陳致亦表示,院刊是國學院發展的里程碑,而國學院還有一系列的出版計劃,包括《饒宗頤國學叢書》和《饒宗頤漢學叢書》,並正在加緊籌備《饒宗頤國學進階叢書》,希望從零基礎開始,分成不同階段,系統地講解國學、服務人群。此外,國學院亦將舉辦多項學術活動,以及全港中學生散文詩歌創作比賽,希望能促進青少年朋友們了解傳統文化。
每年一期收錄漢學研究成果
《饒宗頤國學院院刊》將每年出版一期,當中會收錄世界各地學者在中國傳統文史哲以及東西方漢學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為世界學者提供一個廣泛深入交流的學術平台。院刊依照國際學術慣例採用匿名審稿制度,保證文稿的學術質素。
97歲高齡的饒宗頤親自為院刊題耑,並提供畫作《亭亭出水來》作為院刊的封面。
|